开上路的智能汽车中,每三台就有一台搭载着地平线的技术——这已成为中国智能驾驶市场的一个真实写照。2025年8月,地平线迎来了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其自主研发的征程系列车载智能芯片,累计量产出货正式突破1000万套。这意味着,地平线成为中国首个达到千万级规模的智能驾驶计算方案提供商。
地平线是谁?——不只做芯片,而是打造“智能汽车的大脑”
很多人可能会问,地平线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简单来说,地平线并不只是一家“芯片公司”,而是一家提供“芯片+软件+算法”全栈技术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企业。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智能汽车时代的英特尔+微软”,目标是成为“机器人时代的Wintel”。
他们自主研发了一种叫做BPU(Brain Processing Unit)的专用计算架构,就像是智能汽车的“大脑”,专门处理车辆感知、决策、控制等复杂任务。通过软硬件深度融合,地平线让车子变得更“聪明”,能实现自动跟车、自动变道、城区导航辅助驾驶等高阶功能。
从零到千万:十年技术积累,产品持续迭代
地平线的成长并非一蹴而就。公司成立于2015年,至今正好十年。其发展历程可概括为几个关键阶段:
征程2:实现了中国车载智能芯片量产零的突破;
征程3/5:逐渐扩大市场份额,合作车型越来越多;
征程6系列(2025年全面量产):覆盖从基础辅助驾驶到全场景城区智能驾驶的所有需求,成为目前最全阶、最成熟的国产智驾计算方案。
支撑这些芯片持续进化的,是地平线自研的BPU架构。十年间,其计算性能提升了超过1000倍,真正超越了传统芯片的演进速度。
合作伙伴遍布全球,赋能车企智能化落地
地平线之所以能实现千万套量产,离不开其广泛的合作生态,包括中国前十大车企在内的全球超40家车企及品牌,赋能合作车型超400款:
国内主流车企几乎全部合作:包括比亚迪、吉利、奇瑞、广汽、上汽等前十大中国车企,合作车型超过400款;
国际 Tier1 巨头也选择地平线:如博世、大陆、电装等,基于征程6开发下一代智能驾驶系统;
新车型密集上市:2025年,仅征程6系列就将助力超过100款新车落地,涵盖埃安、岚图、星途等多个品牌;
出海进程加速:地平线技术也助力比亚迪、奇瑞等中国品牌走向世界,还拿到了日本车企的海外定点,预计全生命周期交付750万辆。
不只做芯片,更做系统:HSD推动城区智驾普及
除了芯片,地平线还推出了名为HSD(Horizon Super Driving)的城区智能驾驶系统。基于高性能旗舰版征程6P打造的HSD,是国内首个软硬结合、全栈自研的辅助驾驶系统,被很多媒体称为“中国版FSD”,也就是不造车的特斯拉。
HSD基于旗舰芯片征程6P打造,能提供更拟人、更安全的驾驶体验。首款搭载HSD的车型星途ET5已于成都车展亮相,预计年底上市。
千万芯片只是起点,未来是“智驾普惠”
地平线突破1000万套芯片量产,不仅是一个数字的胜利,更标志着中国智能驾驶行业真正进入了规模化、商业化、生态共赢的新阶段。
接下来,地平线将继续推动技术下沉,让更优质、更便宜的智能驾驶系统覆盖更多车型。他们的新目标是:在未来3–5年内,让HSD系统也实现千万级量产。
从芯片到系统,从技术到生态,地平线正在用扎实的产品力和开放的合作理念,推动整个行业向“全民智驾”的时代加速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