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是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记者昨天(29日)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获悉,国产开源车用操作系统初步形成了自身的产业生态。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车用操作系统发展迅速,但车用操作系统开发往往各自为战、重复投入。有些头部车企投入超10亿元自研操作系统,中小企业却因技术壁垒举步维艰。因此,构建开源车用操作系统是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共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 王耀:开源是我国智能汽车产业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协同的关键举措。开源带来的变化是把企业分散的力量汇聚成一个协同创新的生态。
一年来,这家企业推出的国产开源车用操作系统与长安、一汽等10余家整车企业,国内外近30家芯片公司一起构建了“产学研用”融合的生态矩阵。
中国电科普华基础软件总经理 刘宏倩:有175所院校、400多家的企业加入了我们的“小满”生态。我们希望用生态的力量来服务汽车产业,这样真正做到汽车产业软件的降本增效。面向未来更大的领域,我们不但可以在车端应用,智能化的具身体都是可以使用的。
记者了解到,构建国产开源车用操作系统自身的产业生态,将进一步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核心技术环节自主可控,减少重复投入,大幅降低研发成本,加快技术迭代。
(总台央视记者 罗宏进)
编辑/胡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