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停时续的秋雨,很匹配本届成都车展的氛围。当你迈进展区开始,哪怕是过安检,都会感到一丝凉意,除了突如其来的降雨之外,参展主机厂的数量也有关,不少车企只是以区域车展的方式参展,没有太多新车型发布。
或许是今年车市内卷,也许是传播节奏问题,也许是钱包跟不上花销,各家车企释放给成都车展的精力已经明显不够。这次车展新车匮乏,仅有全新凌渡L、宝马M2 CS、奇瑞全新QQ、岚图追光L、全新MG4、荣威M7 DMH等面向主流市场的新能源车型亮相。
其实很多车企大的、重要的传播早在车展前就做完了,问界M8纯电、尚界H5、享界S9T、岚图知音、全新小鹏P7、沃尔沃XC70、2026款坦克500 Hi4-T/Hi4-Z等重点车型,均在车展开幕前完成独立上市或亮相。
1
销量声量不佳 不想凑热闹?
媒体日第一天,阴雨连绵,体感其实谈不上爽利。当进入场馆后,满地的销售人员疯狂拉人,更是让我心头一颤。回忆在展馆里逛完后,比较深刻的印象,可以用一组关键词来概括吧:加注与退场。
何为加注与退场?
车展前一天,大众汽车集团官方宣布,将推动旗下捷达子品牌的电动化转型,打造覆盖入门级产品至豪华旗舰的电动化车型矩阵。无独有偶,追觅科技也正式宣布进军智能电动汽车领域:要造世界上最快的车,性能全面对标布加迪威龙,目标跻身全球超豪华电动车品牌前列。
在不断有车企加注新能源赛道的消息下,大家也看到不少车企陆续“退场”。在本届成都车展上,从兰博基尼、劳斯莱斯,到玛莎拉蒂、保时捷,消费者耳熟能详的豪车,几乎集体从车展上“消失”。
实际上,翻看相关统计能够发现,成都人民在买车这件事情上,已经展现出了极强的战斗力。单论城市销量排名,成都2024年以66.5万辆夺冠,今年前7个月依靠36.1万辆超过“北上广深”登顶全国。鉴于西南市场庞大的容量,中国也是超豪车品牌冲销量的重要市场,怎么豪车集体玩起了“消失术”?
超豪华品牌的缺席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最直接的导火索是中国市场销量的急剧下滑。以保时捷为例,今年上半年,保时捷在华销量2.1万辆,同比下降28%,只占全球市场总销量的14.5%,相比于巅峰时期的30%跌去了一半。面对如此低迷的销售状况,品牌方自然倾向于缩减参展预算。
其次,参展成本与预期收益的失衡是另一个关键因素。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超豪华车的潜在客户数量锐减,参展的投资回报率大幅降低,削弱了超豪华品牌参展的积极性。另外,中国市场政策环境的变化也对超豪华品牌的决策产生了影响。
当然,不参展并不代表“塌房”,参展也不代表活得很好,参不参展,并不能作为评判车企好坏的唯一标准。对于超豪华品牌而言,车展并不能为它们带来太多实际的销售增长或者品牌提升。所以,他们选择放弃参展那也合情合理,既没有新车,也没有什么话题度,还要花很多的参展和布展费用,本质上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2
自主品牌“壕气”出圈
当海外超豪华品牌集体退潮时,接过接力棒的国产高端新能源车,站上了成都车展的C位。曾经陈列着保时捷、宾利、兰博基尼、劳斯莱斯的黄金展位,如今被小米、红旗等品牌接手。
官方资料显示,今年成都车展上,新能源品牌展区面积较去年扩大40%,创下了历史新高。成都车展的聚光灯下,自主品牌集体冲击100万元以上市场的决心已清晰可见。第二次包馆的比亚迪带来了仰望U8L,鼎世版预售价格上探到130万;刚刚宣布大订突破1.2万台的尊界S800也会亮相鸿蒙智行展台。
超过30万元的国产高端新能源车就更多,问界M8 EV、极氪9X、蔚来全新ES8、理想i8都在基于自身优势,加速圈地。随着越来越多国产高端新能源车的推出,车展上的目光不再仅仅是国际传统超豪华车企的“独唱”。
另外,国产高端新能源车正重新定义豪华。高压快充、智驾、智能座舱等科技配置,已经成了国产高端新能源车标配,底盘等硬核技术持续升级刷新行驶质感。近日,仰望U9赛道版工程测试车在德国ATP测试场实现472.41km/h 的最高时速成绩,刷新中国新能源超跑纪录,成为全球最快电车。
2025成都车展的消失名单,揭示了一条残酷的生存法则:跟不上“中国速度”的品牌,连参赛资格或许都会丢失。从车展缺席的车企来看,无论是超豪华品牌,还是部分中国新势力车企,它们都各有各的不易,如市场份额下滑、产品更新缓慢、经营问题等。所以,如果超豪华品牌若无法快速响应本土化需求,或将面临进一步边缘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