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在几年之前,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不管是汽车厂商,还是很多消费者,对于增程式电动车都是嗤之以鼻,很多厂商大佬评价增程式电动车是脱裤子放屁!但是在理想、问界等品牌的努力下,增程式电动车的市场表现越来越好,也是因为这样的“示范”效应,越来越多的汽车品牌推出了增程式电动车,甚至还有一些厂商,明明是后来者,竟然号称增程开创者,试图在落后的情况下在增程赛道扳回一局……
毫无疑问,在当下的新能源汽车赛道,增程式电动车的车型数量,已经越来越多了,甚至还有很多之前主推多挡插混的品牌,也推出了增程车型。从规模效应上来看,增程式电动车完成了逆袭,也证明了作为燃油车向纯电车的过渡形式,增程式电动车更加“接近”纯电动车的体验。
但是从销量数据上来看,增程式电动车的销量却呈现了下降态势。日前乘联会公布了7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数据,从零售端的销量数据来看,增程式电动车销量同比下滑11.4%,环比下降14.9%,下滑幅度还是非常明显的,超过10%的同比、环比“双下滑”,应该说算是大幅度下滑了。这也给了很多“瞧不上”增程的小伙伴以口实,甚至表达了某些车企“打死不做增程”就是正确选择的结论。
从销量上来看,增程式电动车越造越多,但是销量却明显下滑了,是不是证明了经过市场验证、增程式电动车真的不行了?说到这里,我们就要提醒大家了,在听到任何观点的时候,不能只听“半句话”,而是要尽可能了解事情的全貌。事实上,相比于6月份,纯电、插混和增程的销量都下滑了,插混车型环比下滑的幅度更大,达到了16.1%,所以应该说,插混和增程都下滑了!
那么是不是新能源汽车遭遇增长困境了呢?好像也不是,因为相比于去年同期,纯电车型销量大幅度增长24.5%。也就是说,插混和增程的销量在同比下滑,但是纯电车型销量却增长了,这似乎意味着,纯电车型发力了。
之前我们就不止一次说过,插混和增程车型,作为家庭用车,本质上都是有短板的,那就是纯电续航里程的问题。很多小伙伴买车之前,觉得可油可电才没有续航焦虑。但是买到手之后,才发现没有那么多长途要跑,大多数时候都是短距离通勤,纯电行驶费用低、质感好,开惯了纯电模式之后,就不想再启动发动机了,而且插混和增程的发动机还要定期保养,费时间还要多花钱……
但是很多插混和增程的纯电续航里程又比较短,而且充电功率又普遍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量使用纯电模式,就不可避免要频繁充电,使用体验是非常糟糕的。而且现在很多纯电车型都已经具备了800V以上高压平台,充电速率也能达到5C乃至更高水平,加上充电桩的快速普及、增加,就算是跑长途,纯电车也没啥焦虑感了。所以对比之下,就有很多人选择购买纯电车,反倒是插混、增程的续航焦虑更加明显了。
所以其实从技术和市场的角度来说,随着纯电车技术越来越成熟,尤其是续航里程的增加、续航达成率的提升,以及充电功率肉眼可见般的加快,都让纯电车的短板越来越少,优势被快速放大,插混和增程车型作为过渡阶段的产品,劣势开始展现出来了。因此过渡阶段的产品类型,销量也开始逐渐回落了,当然本质上来说,这也不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