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我手机又响了。某经销商兄弟嚎一句:再压价,我得喝西北风了!一句话,把我从被窝里拽回展厅——灯光耀眼,却冷得像雪柜。车多,钱少,这事儿,真不是段子。
外在颜值
走进所谓“国补专区”,彩旗飘呀飘。车身贴着“综合补贴一万三”,看着鲜亮,其实呢,像超市特价贴纸——远远吸睛,拆开就褪色。车主高兴?经销商笑不出来。
内在质感
别盯车漆,咱扒财务报表。展厅灯、电、租金,一天烧掉小一万。卖出一台秦PLUS DM-i,纸面毛利不到三千。钱,还没进兜,就被空调费先截胡。
技术解剖
补贴算法跟魔方似的。国家给车厂,车厂给经销商返点,经销商再让利消费者。层层剥皮,最后那点肉,薄得能透光。2017年补贴高峰时,一台纯电A00车,厂里能分到1.8万元,经销商还能摸到两成。如今补贴清零,返点只剩3%左右,呵,风吹就散。
路试感受
真金白银怎么测?我蹲到湖北孝感店面,连跑三天促销。秦PLUS DM-i单车净利——毛利2750元,季度返点约1750元,金融返佣600元,扣掉保险返利回扣700,这一加一减,只剩2800元。再看对手埃安Y,同价位版型,厂家直销,店里拿1500元服务费吊命。差距,一眼见血。
这么点利润,经销商图啥?我在川藏线曾把秦PLUS油耗跑到4.3L/100km,爽得飞起。可回到店里,他俩卖车赔笑,两眼蔫得像缺电锂电池。我才明白,车好不代表钱好赚。
使用攻略
想买国补尾巴车?别光杀价,盯金融手续费。4年期利率多0.5%,经销商就能多掏你一顿海底捞的钱。还有,那赠送的“原厂脚垫”,进货价30块,标价399,刀要磨快点。说白了就是——羊毛啊,别全让店里薅走。
自我打脸来一记。当初我嫌厂家强推OTA收费多此一举,结果软件包真帮店里锁住客源,一年服务卡返利又给他们抹平俩点毛利。啧,我算错账了。
价值判断
问题来了:一台车赚两三千,经销商还能活吗?能。靠售后。一次小保养,材料+工时净利40%;延保套餐,利润率60%。所以谁说卖车不挣钱?卖完车后才开始挣钱。
适合谁去做经销?你口袋得有弹药,心理还得硬——库存压三个月,你能不失眠?想买车的朋友呢,也别光盯补贴。补贴退完,产品力才是硬通货。我押宝比亚迪、长安深蓝,他们电驱效率高,后市场活水多,经销商愿意陪跑,用户用车也能省心。
结尾留个钩子:如果明天厂家改直销,经销商这环还值几个钱?你说呢?欢迎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