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渝航大道开车,突然发现旁边车道的车有点不对劲。那辆阿维塔明明跟前车距离挺近,却既不加速也不减速,方向盘自己轻轻动了动就完美避开了加塞的车。再一看挡风玻璃上贴着的测试标识,才反应过来 —— 这就是传说中的 L3 级自动驾驶?
说实话,在重庆这种路网上搞自动驾驶测试,胆子可真不小。你想想,光是中心城区这 17 条试点路段,又是朝天门大桥这种上下坡,又是双碑隧道这种常年堵车的地方,连老司机都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我上次在江南大道跟车,前面突然窜出来个行人,踩刹车都差点来不及,真不敢想机器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处理。
听说现在不光阿维塔,长安的深蓝、奔驰、宝马这些都在重庆跑测试,光深蓝就有十好几辆车在跑。有次在新溉大道看到测试车停下来,司机师傅正对着电脑记什么,上去搭了句话。他说这些车每天要跑够多少公里,隧道里的信号、雨天的路面,啥情况都得试。我问他怕不怕出问题,他笑说 "有保险,但真出事了算谁的?厂家?我?还是路政局?" 这问题问得我一愣。
重庆确实出了试行细则,要求测试车全程上传数据,还要通过封闭场地测试。但细则里没说如果因为系统判断失误撞了车,责任怎么分啊。就像上次朋友去体验,在高速上系统突然要求接管,他手忙脚乱的差点没稳住方向盘。这种时候要是真出了事故,算司机反应慢还是系统预警晚?
有意思的是,这些测试车选的路段都挺 "重庆"。科学大道那种直路还好,像渝鲁大道从五童立交到龙头寺那段,早晚高峰能堵得你怀疑人生,车流量大得吓人。阿维塔说他们跑了五千多公里没出问题,但我总觉得,重庆的路况哪是几千公里能测完的?前几天下雨,我在海峡路看到一辆测试车开得特别慢,估计是传感器被雨水糊住了。
现在政策是放开了,但总感觉规则没跟上。就像那个司机师傅说的,他们有专门的保险,但真到了老百姓买车的时候,这保险怎么算?出了事故找谁理赔?上次在新闻里看到国家发文说要搞准入试点,但具体到重庆的山路上,很多细节根本没说清楚。
昨天在学府大道看到测试车跟在公交车后面,公交车突然进站上下客,测试车居然自己打灯绕过去了。那一刻还真有点佩服这些工程师,能让机器看懂重庆的公交站套路不容易。但转念又想,要是公交车突然变道呢?系统能识别出重庆公交司机的 "野性" 操作吗?
听说这些车在封闭场地里考了十八般武艺才上路的,什么紧急避让、突然刹车都练过。可重庆的马路哪是封闭场地能比的?上礼拜在开迎路看到有人骑着电动车在快速路上逆行,这种情况测试大纲里未必写了吧?
现在这些测试车还只是在特定路段跑,真要全面放开了,麻烦事肯定少不了。比如事故责任认定、保险怎么买、系统升级谁来负责,这些都没说清楚呢。技术跑得再快,规则跟不上也白搭。
看着测试车渐渐消失在盘龙立交的弯道里,我突然觉得这事挺矛盾的。一方面盼着技术进步能让开车变轻松,另一方面又担心步子迈太快会摔跤。你们说,要是哪天路上都是自动驾驶车了,重庆的 "8D 魔幻路况" 会不会变得温顺点?要是你开车时旁边是辆自动驾驶车,你敢跟它保持安全距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