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都车展,在万众瞩目中拉开帷幕。然而,当官方展位图公之于众时,汽车行业内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
官方展位图清晰显示,16号馆内传统超豪华品牌的标识已完全消失。这并非个别品牌的偶然之举,而是近10个超豪华品牌的集体退场,堪称一场超豪华品牌的大逃离。不仅如此,这种缺席现象还蔓延至其他领域。其中在合资品牌阵营中,东风本田、起亚、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雪佛兰、大众安徽等品牌也选择了缺席此次车展。自主品牌里,一汽奔腾、东风风行、宝骏同样未现身。新势力品牌中,极石汽车、极星、创维汽车、远航汽车、哪吒汽车、极越汽车等也不见踪影。一时间,众多熟悉的品牌身影消失,让整个车展的品牌格局产生了巨大的震动。那么,为何在今年,如此多的品牌选择了缺席这一盛会呢?今天就让我们聊聊这一话题!
深入剖析这些缺席品牌背后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大多正面临着严峻的市场挑战,在激烈的竞争中举步维艰。以豪华品牌中的保时捷为例,近年来,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态势急转直下,呈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新车销量仅为 21,302 辆,与 2024 年同期的 29,551 辆相比,大幅下滑 28%。
保时捷并非个例,事实上目前整个超豪华车市场都陷入了增长困境,甚至出现了萎缩迹象。其中宾利和兰博基尼的销量已连续两年下滑,法拉利在2024年也未能幸免,销量出现下滑。尽管劳斯莱斯勉强维持住了销量水平,但在整体市场下行的大环境下,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主流豪华品牌同样未能逃脱市场寒冬的侵袭,BBA三大巨头全部遭遇两位数的销量下滑。2025年7月,奔驰在华零售量仅为26,653辆,环比下降幅度超过40%,不仅创下近5年的销量新低,更是首次跌破2.7万辆的关口。此外,宝马7月销量为41,215辆,同比跌幅达到12.9%,奥迪7月销量为3.5万辆,同比跌幅16%。从数据不难看出,对于这些传统豪华品牌和超豪华品牌而言,当下的市场形势已是不容乐观。
合资品牌在这场市场变革中,同样处境艰难,每一家都在苦苦挣扎。以东风本田为例,今年 1 - 6 月,其销量为 148,990 辆,同比下滑幅度达 37.4%,这一数据远远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曾经,本田作为日系汽车巨头之一,在中国市场凭借其可靠的品质、先进的技术和良好的口碑,取得了优异的销售成绩,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如今,电动化转型迟缓成为其发展的巨大阻碍,大规模召回事件更是对品牌形象造成了损害,导致销量持续走低。在这样的背景下,缺席车展似乎成为了一种无奈之举,毕竟与其在车展上投入大量资源却难以获得相应的市场回报,不如将精力和资源集中于解决自身面临的核心问题,探索更有效的发展路径。
与豪车品牌退潮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自主品牌在车展上的强势崛起与扩张。其中比亚迪展现出了强大的市场影响力,不仅在 9 号馆占据了显著位置,还别出心裁地将 “仰望 U8 应急浮水” 这一独特技术搬到室外进行演示,吸引了大量观众的目光,成为车展上的一大焦点话题。奇瑞汽车则通过五大品牌合力出击,一举承包了整个5号馆,全面展示其多元化的产品布局和技术实力。长安汽车同样不甘示弱,携旗下五个品牌在10号馆精心打造 “全系科技秀”,展台面积相比去年扩容近三成,通过丰富的展示形式和创新的科技体验,全方位展示了其在汽车科技领域的领先成果。
在车叔看来,成都车展上豪车品牌与自主品牌的冰火两重天,本质上是汽车行业“新旧势力转换”的生动写照。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大背景下,那些仍然在燃油车赛道上犹豫不决、未能及时跟上时代步伐的品牌,正逐渐被以新能源和智能化为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品牌所超越,市场份额不断被快速吞噬。正如一句名言所说:“退潮之后才知道谁在裸泳。”
车叔总结
总的来说,2025 成都车展的品牌沉浮实为当前汽车行业巨变的直观切片。超豪华与合资品牌的集体缺席,其根源在于燃油车赛道优势尽失。还是那句话,无论对于那一品牌而言,固守燃油车路径等于放弃未来,希望那些成都车展上的缺席者,早日明白这一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