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理想汽车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该公司单季营收突破302亿元,环比前一季度增长16.7%;实现净利润11亿元,同比仅微降0.4%,但环比大幅提升近70%。更引人注目的是,其已连续十一个季度保持盈利,成为少数在激烈竞争中持续“赚钱”的新势力车企。
尽管交付量相比去年高峰有所回调,第二季度仍达成111,074辆的交付成绩,同比增长2.3%。七月单月交付量重新站上3万辆大关,显示出市场热度回升。
真正令行业侧目的是理想的资金储备。截至六月底,公司现金及等价物储备高达1069亿元,是国内新势力企业中罕见的“千亿现金巨头”。分析人士指出,这笔“压舱石”级别的资金为其应对长期竞争、持续投入研发提供了坚实底气。
“我们全年研发投入将超100亿元,其中人工智能领域预计占到60亿,”理想方面透露。在高强度投入推动下,其自研芯片计划于明年正式装车,智能化、电动化领域多项关键技术也已取得突破。
盈利质量方面,理想第二季度车辆毛利率保持在19.4%,虽较第一季度略有回调,但仍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反映出较强的定价与成本控制能力。
渠道与基建同步扩张。截至六月底,理想在全国已建成530个零售中心、511家服务中心,超充站数量达到2851座,充电桩超过1.56万个,进一步完善用户生态布局。
新产品方面,旗下首款纯电SUV理想i8已于七月发布,定价33.98万元,并于八月启动交付,有望成为新的销量增长点。
不过理想也对第三季度持审慎态度。预计交付量将在9万至9.5万辆区间,收入介于248亿至262亿元,同比可能出现一定幅度调整。管理层表示,行业竞争仍在加剧,公司将继续聚焦高效经营与技术突破,以维持健康财务状况与市场竞争力。
有分析师指出,在普遍“烧钱”的新能源赛道,理想展现出难得的盈利延续性和资金深度,但其也面临市场增速放缓、新车型接受度等挑战。“千亿现金是它的铠甲,但能否在智能电动赛道上持续领先,仍要看技术落地与用户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