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创客北京2025”创新创业大赛的新汽车科技创新专项赛决赛在北汽研发基地举行。20个项目现场对决,聚焦汽车芯片、智能驾驶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
作为北京市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布局未来赛道的重要平台,“创客北京”大赛历经十年,已成为激活区域创新动能的关键载体。北京市经信局局长姜广智透露,本届大赛吸引6098个项目参赛,参赛规模再创新高。其中,“北汽・新汽车科技创新专项赛”聚焦汽车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未来产业布局,精准对接首都汽车产业补链强链延链需求,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关键动能。
该专项赛启动以来,吸引了超过200家企业参赛,汇聚了一批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的优质项目。参与决赛路演的20个项目,覆盖绿色低碳、智能网联、车用芯片、AI+汽车、未来科技等前沿领域,其所在企业不乏国家级和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活跃在汽车产业科创前沿。
此次专项赛在北汽集团举行。北汽组建了由行业技术专家、企业高管、资深投资人构成的专业评审团,从技术先进性、产业协同性、商业变现能力、社会价值等多维度对参赛项目进行综合评定。
记者注意到,本次专项赛的获奖企业普遍由顶尖科研机构孵化或行业领军人才领衔,团队核心成员多源自知名高校、国家级科研院所及头部科技企业。例如,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孵化的星动纪元、清华计算机系团队创立的清程极智、航天科技核心成员组建的航星传动等,均兼具学术研究背景与丰富的产业化落地经验。
这些获奖企业的技术优势也精准覆盖汽车产业升级的核心赛道。在智能驾驶领域,天瞳威视凭借自主研发的智能驾驶系统,已为国内外整车制造商及零部件供应商交付百万套量产产品。在核心部件国产化方面,京西智行实现磁流变减振器全链条国产化,兼具高性能与低成本优势;航星传动将可回收火箭伺服系统技术转化,填补国内空白。在绿色材料创新方面,碳和新材已推出成本低于石化塑料的生物合成可降解材料,兼具价格优势与环保特性。在具身智能与机器人领域,也有企业基于先进强化学习算法,实现复杂场景下的长程稳定操作,攻克柔性物体精细操作等难题,相关机器人技术正逐步应用于汽车制造环节。
“今天是创新者破局的黄金时代。”北汽集团董事长张建勇说,当前汽车产业正处于智能化革命与碳中和转型交汇点,此次赛事聚焦“新汽车科技”,通过遴选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具备产业化潜力的创新团队,突破产业技术瓶颈。北汽集团也将持续发挥“链主”企业引领作用,打造“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应用-资本赋能”的闭环创新体系,形成创新要素高效流动、创新价值充分释放的良好生态。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