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ES8降价风暴:李斌的“阳谋”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巨变
发布会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聚光灯下,蔚来创始人李斌掷地有声地宣布全新ES8的预售价格:30.88万元起。台下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人群沸腾了。要知道,这可是一台定位对标宝马X7的全尺寸豪华SUV。
此前,第二代ES8售价逼近50万元,而现在,起售价直接降至30万元出头,巨大的价格落差令人瞠目结舌。更令人惊讶的是,发布会结束后,蔚来美股股价应声飙升,单日涨幅超过10%,第二天更是迎来近15%的暴涨。资本市场以真金白银表达了对这一战略的认可:李斌这次是真的下定了决心,孤注一掷了。
那么,新ES8的降价究竟有多么震撼?
新ES8的整车售价区间为41.68万至45.68万元,如果选择蔚来独特的BaaS电池租赁模式,价格更是大幅下探至30.88万至34.88万元。与上一代车型相比,相当于官方降价8万元,而采用电池租赁模式则直降近15万元。这意味着,消费者仅需30万元出头的价格,就能拥有一台原本价值50万元级别的全尺寸SUV。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仅仅是预售价格。根据汽车行业的惯例,正式上市时,价格往往还有进一步下探的空间。也就是说,新ES8极有可能将价格区间压缩至40万元以下。
这如同利刃般的一刀砍下,直接撼动了整个增程SUV市场。蔚来并非默默无闻的小厂,而是拥有近200亿元巨额投资建设的换电网络,以及七年三代产品迭代的技术积累。如今突然发起价格战,那些曾经依靠增程技术在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的品牌,瞬间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
然而,这次降价并非一时兴起的市场行为,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李斌在发布会后坦诚地表示,第二代ES8的定价策略存在失误。当时,ES8与ES6的价格差距过大,导致蔚来在40万元这一高端主力价格区间缺乏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虽然有补贴政策的加持,但在产品定义和成本控制方面确实存在问题。因此,第三代ES8从立项之初,就明确了打造一款40万元级别大三排SUV的目标。
换句话说,今天所看到的“大幅降价”,实际上是李斌早在几年前就埋下的伏笔。从第一代到第三代,蔚来在研发和产品定义上不断积累经验,并持续修正发展方向。李斌直言不讳地表示:“新ES8的价格调整并非短期的应对措施,而是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回归。”这正是典型的长期主义思维的体现。当其他企业还在为短期销量波动而焦虑时,李斌已经在为未来几年的市场格局进行战略布局。高达600亿元的研发投入,并非为了炫耀技术实力,而是为了在关键时刻实现“降维打击”。
那么,蔚来是如何将价格从60万元降至30万元的呢?成本又是如何节省下来的?
李斌给出了答案:材料优化、平台化研发和技术创新。在材料层面,新ES8确实减少了铝的使用量。但更重要的是,平台化研发带来的规模效应。例如,900V高压后电驱系统作为公司级的平台系统,可以在多款车型上复用,从而大幅摊薄单车成本。芯片自研也是降低成本的关键环节。过去需要从供应商采购的高价芯片,现在已被自研的“神玑”芯片所取代。自研芯片不仅性能更强,而且成本也大幅降低。此外,多年研发投入所积累的沉淀效应也开始显现。蔚来从第一性原理出发,进行轻量化设计,在保证性能的同时,有效减少材料用量。这些技术积累,如今终于到了规模化应用的阶段。换句话说,过去几年所投入的600亿元研发费用,现在开始逐渐产生回报。
数据不会说谎。新ES8的预售于发布会当晚启动,截至第二天同一时间,订单数量已经超过了上个月备受瞩目的“爆款”车型——乐道L90。资本市场的反应更为直接:蔚来美股连续两天大幅上涨,累计涨幅超过25%。投资者用真金白银表达了对蔚来全新战略的认可。
用户对此的反应同样引人关注。在发布会现场,当李斌宣布价格的那一刻,全场观众高呼“斌神”。这种场面在汽车发布会上实属罕见。互联网上的讨论更是热火朝天。有人称蔚来为“价格屠夫”,有人则认为这将引发“行业地震”。但无论如何,所有人都意识到一个问题:纯电大三排SUV的时代,真的到来了。
李斌的判断非常直接:在大三排SUV细分市场,属于增程车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这一判断有数据支撑。如今,即使在珠穆朗玛峰大本营附近,也有多家增程车厂商建设了充电桩,而且规模不小。这表明,增程车用户实际上也在依赖充电,而不仅仅依靠加油。纯电体验的劣势正在快速缩小。如果用户在家中安装了充电桩,就可以告别加油站。遍布高速公路和318国道上的1000多座换电站,使纯电动汽车的远程出行体验甚至比燃油车更加便捷。在新疆、西藏等地区,电价低至0.25元/度,纯电动汽车的每公里出行成本远低于燃油车。这些真实的使用场景,正在改变用户的选择逻辑。更关键的是,那些增程车销量领先的厂商,现在也在积极推出纯电动SUV。这说明,他们也意识到增程只是过渡方案,纯电动才是最终目标。
李斌透露,蔚来手中还握有多张王牌尚未打出。ES9、L80等新车型正在研发中,并且未来还将发布多款“非常有竞争力”的新产品。这种“量价组合拳”已在细分市场中被证明有效,未来乐道与蔚来品牌将继续沿用这一策略。李斌将2025年定义为“集中兑现年”。多年的研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都将在明年迎来收获期。这也是检验蔚来体系化能力的关键一年。从技术角度来看,全域900V电子电气架构、自研芯片“神玑”、操作系统“天枢”、智能系统“雪松”等底层技术已具备高度的通用性,可以在多个车型上共享。这正是体系化竞争的威力所在。单点的技术创新很容易被追赶,但体系化的技术积累,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复制。
回顾蔚来过去的十年,实际上就是一个长期主义的故事。当所有人都在质疑换电模式时,李斌坚持投入近200亿元建设换电网络。当所有人都在追求短期盈利时,李斌坚持投入600亿元进行技术研发。现在,这些投入开始显现出强大的威力。
李斌清晰地表示:蔚来不会因为一时某款车型的热销而沾沾自喜,也不会因为短期的困难而感到天塌地陷。汽车行业不是一场有终点的马拉松,而是一场永无止境的竞争。保持长期的心态,才是立足汽车行业的根本。
从这个角度来看,新ES8的“降价”,实际上是蔚来长期战略布局的一次集中爆发。当技术积累到位,当成本控制到位,当市场时机成熟,降维打击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这就是李斌的“阳谋”:用时间换空间,用积累换爆发。
现在,轮到其他品牌感到头疼了。面对一个拥有技术、基础设施,且敢于打价格战的蔚来,他们该如何应对?答案或许只有一个:要么跟上,要么出局。李斌彻底豁出去了,但这次他所凭借的,是多年积累的深厚底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