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充电桩技术标准正在逐步统一规范,从国内情况来看,随着相关政策和标准的不断完善,已取得较大进展,预计未来几年内将实现更高度的统一规范。而在全球范围内,由于各国标准差异较大,统一时间尚不明朗,但也有一定的融合趋势。具体如下:
国内标准统一进程:中国在电动汽车充电标准制定方面起步较早,已发布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目前充换电领域国家、行业标准已覆盖统一充电接口、充电安全、工程建设运行等方面。2023 年 9 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 1 部分:通用要求》(GB/T 18487.1—2023)等五项国家标准,涉及大功率充电技术路线的系统要求、控制导引、通信协议、插头插座等标准已经齐全。
2025 年 3 月 1 日起,所有新生产的充电桩必须通过中国强制认证(3C 认证)方可上市销售,从 2026 年 8 月 1 日起,未获认证的充电桩将禁止出厂、销售或进口。这将进一步推动国内充电桩技术标准的统一规范,提升充电桩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兼容性。未来,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还将持续完善充电设备施工安装运维标准,推动大功率充电技术标准应用,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国际标准统一情况:目前,世界上主流的充电标准(接口)大概有五类,分别为中国的 GB/T20234、日本主导的 CHAdeMO 标准、特斯拉(NACS),以及美国 / 欧洲的 CCS(联合充电系统)标准,短期内难以完全统一。不过,也有一些融合趋势,如特斯拉开放了自家的充电接口设计,其 NACS 标准被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采纳为行业标准,大有取代 CCS 的意思,这有助于北美地区充电标准的统一。此外,日本的 CHAdeMO 标准也在不断更新,与其他标准在功率等技术指标上逐渐趋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