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汽车桐乡工厂的消毒水气味中,混合着重生的期待与不确定性。7月全薪发放的工资单刚被签收,车间里便响起设备调试的嗡鸣——这家深陷破产重组的新势力正在加速重启,而阿里资产平台上47家意向投资者的报名信息,让这场复产大戏更添悬念。
生产线的重启节奏,与资金链的脉搏同频。员工确认7月薪资已恢复正常水平,结束了此前最低2000元基本工资的窘迫。工厂内,留守员工正争分夺秒地进行设备测试,为产能爬坡做准备;销售端同步启动的网点梳理工作,计划为存续渠道注入物料与资金支持。这些动作背后,是哪吒2023年财报上28.4亿元现金储备仅剩的紧迫——相当于当前月销规模下不足半年的运营资金。
资本棋局更显复杂。尽管近50家意向方浮现,但股东间的分歧仍未弥合:桐乡国资力推破产重整,而三六零等股东则联合丰田三共株式会社磋商注资,董事会席位的微妙平衡让决策陷入僵局。与此同时,134家供应商已通过20亿元债转股方案"输血",泰国市场100亿泰铢授信更成为海外突围的支点,这种"国内重组+海外造血"的双轨策略,构成了哪吒独特的求生路径。
市场残酷性却不等人。2025年新能源赛道已涌入近50款新车,小米YU7、小鹏G7等重兵把守20-30万元主流市场,而哪吒6月12132辆的交付量中,海外贡献的8000辆增量虽显韧性,但国内份额仍被持续挤压。更严峻的是品牌信任裂痕:4月经销商集体维权、6月员工讨薪视频等负面记忆,与此刻复产的积极信号形成强烈反差。
车间角落里,一块写着"2025毛利率转正"的标语牌已蒙尘。方运舟曾承诺的全球化蓝图,如今要先过资本关——若3个月内投资款未能足额到位,这场复产可能只是短暂喘息。当哪吒的焊装机械臂重新运转时,整个行业都在注视:这究竟是浴火重生的起点,还是资本围猎场上又一场短暂的喧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