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5日消息(记者姜鹏)汽车强市,是重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重庆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工业增加值8912.03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汽车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6.7%。
作为重庆支柱产业之一,2024年,汽车产量254.01万辆,同比增长9.4%,其中新能源汽车95.32万辆,同比增长90.5%,大幅领先全国增长率近60个百分点,有力托举了工业稳健增长,大力推动“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加快制造业产业结构迭代升级,为全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做出示范效应。
现在,重庆更是有了一家汽车央企,也是首家总部落户重庆的一级央企。
(厂商供图,央广网发)
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大会在渝举行,成为继中国一汽、东风汽车之后的第三家由国资委直管的汽车行业央企。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在会上讲话并为公司成立揭牌。
这一里程碑事件让长安汽车身份进阶,战略地位跃升,也寄托了地方政府的全新期待。
“组建中国长安汽车,是深化国企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是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的标志性成果。新征程上,希望中国长安汽车积极融入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立足西部、服务全国、走向全球,以更加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和奋发姿态,勇当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勇当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变革排头兵,勇当内陆地区高水平开放引领者,勇当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新标杆,全面展现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优势。”袁家军称。
自2023年6月重庆市提出建设“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以来,汽车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共同载体,成为这一“制造强市”战略中的中流砥柱之一。
如今,地方政府也将全力以赴支持中国长安汽车发展。
“重庆将聚焦党中央赋予中国长安汽车的战略使命,创新政策制度供给,高质高效服务企业,全力支持中国长安汽车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袁家军称。
一直以来,汽车就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融合了制度创新、关键技术突破、未来产业培育多重特征,是打造全球化自主品牌的关键领域,而汽车央企更是起到带动作用——如何在地方经济中做好产业转型的龙头,带动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站在新台阶上,中国长安汽车无疑有了新任务。
7月30日,中国长安汽车举行了成立以来的首次媒体沟通会,新任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表示,中国长安汽车将坚决服务国家战略,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深化央地合作,带动西部发展,争当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和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的主力军,为重庆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贡献长安力量。
中国长安汽车也进行了战略定位和目标调整: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
具体销量目标上,到2030年,中国长安汽车整车产销规模奋斗500万辆,新能源销量占比超过60%,海外销量占比超过30%的目标任务,努力奋进全球汽车品牌前十,成为世界级汽车品牌。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它如何实现目标?优势又是什么?如何成为重庆“33618”战略主力军?
1、
中国长安汽车成立经历了一波三折。
2025年6月4日,是中国长安汽车难以忽视的日子,这一天,朱华荣被要求牵头重组。“(7月29日)昨天(中国长安汽车成立)才56天,这绝对是史无前例的速度。”朱华荣在媒体沟通会上透露。
也是在此刻,从年初围绕长安汽车的重组才暂告一段落。2月9日,长安汽车公告显示,控股股东兵器装备集团正与其他国资央企筹划重组事项,次日进一步披露《关于控股股东拟发生变更的提示性公告》。
彼时,东风汽车旗下上市公司也同步公布重组事宜,其控股股东东风汽车正与其他国资央企筹划重组事项。
很快,关于东风汽车与长安汽车重组声音“甚嚣尘上”。
3月28日,东风汽车在2024年业绩沟通会上透露,与长安汽车的整合正在推进,控股股东已启动对长安旗下汽车板块的重组筹划。
4月11日,朱华荣在长安汽车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长安汽车和东风汽车整合的相关方案已基本完成。
可进入6月,形势突变。
6月5日,长安汽车公告显示,经国务院批准,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其汽车业务被剥离为一家独立中央企业,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履行出资人职责,宣告东风汽车与长安汽车重组方案暂时中止。
6月23日,长安汽车公告显示,其控股股东“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名称变更为“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7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汽车央企——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也是在7月29日,国资委官网公布了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领导班子,其中,朱华荣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非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提名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人选,此外还包括谭本宏、贾立山、邓威、邓跃明、王锟、蒲星川,共计八人。
56天的时间里,中国长安汽车完成了人员分离、资产分离等一系列动作,实现独立。“之前与老兵装团队盘根错节,上百家企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朱华荣表示重组“非常不容易”。
而作为重庆市第一家央企的中国长安汽车注册资本金200亿元,旗下拥有117家分子公司,其中有5家上市公司,资产总额达3087亿元,业务范围涵盖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汽车销售、金融及物流服务、摩托车业务等,从业人数11万人,年营业收入规模达3400亿元。
(厂商供图,央广网发)
当然,身份的提升带来更多益处。
从汽车产业发展看,中国长安汽车成立有利于加快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更好助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长安整合相关资源,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闯出一条新路,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有利于长安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打造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年轻化的组织和团队,加速向世界一流汽车品牌迈进。
从科技自立自强看,中国长安汽车成立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利于更好发挥长安优势,加强重点领域技术攻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研发制造水平,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朱华荣透露,长安过去拥有的资源太少,如今作为新集团,拥有的资源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感觉,“长安面临的这片天地太广大了,我看到了满满的机会”。
身份的跃升带来了舞台的扩大,站在新舞台中间,如何兑现目标,成为地方工业发展转型的主力军是中国长安汽车新课题。
2、
2023年6月,重庆市召开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制定实施《深入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部署建设“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其中第一个“3”即为打造3大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首当其冲。
这需要龙头企业带动。作为重庆市第一家汽车央企,中国长安汽车深知其市场表现越活跃,越能带动全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向好,越能加快目标实现。
为此,朱华荣称,中国长安汽车将坚定新长安的战略定位,具体行动上将打造五“新”长安。
一是肩负新使命。
中国长安汽车肩负建设汽车强国的使命任务,将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打造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体系能力,建设更加完善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
“坚决服务国家战略,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深化央地合作,带动西部发展,义不容辞争当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和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的主力军。”赵非表示。
二是坚定新战略。中国长安汽车将加速推进三大战略计划,其中“香格里拉”计划方面将打造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汽车专用平台,进一步提升平台通用化率,主流平台年产销规模达百万辆级;聚焦下一代电池、IGBT等推进产业布局;跟踪数字能源、电池回收等产业发展机遇,探索商业化及规模化路径。
“北斗天枢”计划将围绕智驾、底盘、智舱等核心技术,持续打造安全、聪慧、矫健的天枢智能技术品牌;布局端到端智驾、多模态大模型等核心技术。
“海纳百川”计划坚持长期化、本地化、体系化、社会化,加快拓展海外市场,推进“152”全球化布局;构建全球化运营体系,推动海外发展模式由贸易型向本地化运营转型。
三是打造新汽车。
(厂商供图,央广网发)
长安预判,未来新汽车就是“可进化的智能汽车机器人”。将打造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的新能源产品,未来五年,面向全球推出50余款新能源产品,包括7款以上30万台级全球化大单品;构建全谱系新能源品牌矩阵,持续在全球打造阿维塔、深蓝、长安三大品牌;强化前瞻技术及新兴产业布局,布局AI垂域模型、光/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
朱华荣表示,未来十年,在新汽车领域投入超2000亿元,新增超1万人规模的科技创新团队,实现技术探索到产品变现。
四是建设新生态。中国长安汽车将充分发挥集团优势,加强产业生态垂直整合与整零协同,强化新兴领域高价值核心零部件布局开发,形成整零、零零深度融合模式,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同时,中国长安汽车还坚持自主、合作双线并举,持续加强与斯特兰蒂斯、福特、马自达等全球整车企业合作;强化与ICT、消费电子等企业跨界合作,打造大流量、大粉丝群生态圈。
五是焕新新服务。
中国长安汽车将聚焦汽车金融、后市场及保理服务,服务实体经济,创新金融产品,坚定不移以融促产、以融强产,推动ToB端产融结合全局焕新。
朱华荣表示,这将对集团的规模、效益、效率提出新的要求,“集团不仅要完成原来的任务,还要同步打造核心零部件业务、摩托车业务、新兴产业等7大战略业务,进而带动零部件、金融、商贸、物流等整个产业链出海,构建一个强大的产业生态和服务生态。”
想要完成目标,其中关键词就是效率。
“这一轮竞争里面,谁走到前列,谁就有更多的生存机会。如果没有突破,很难在这一轮竞争、转型中脱颖而出。”朱华荣表示,面向更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国长安也将采取新的战术,从产品力、营销力、品牌力的传统“三力”向产品力、流量力、生态力转变。
这并不容易。
今年上半年,中国长安汽车整体营业收入1469亿元,产销135.5万辆,新能源销量45.2万辆,同比增长49.1%;海外销量29.9万辆,同比增长5.1%——但以全年300万辆目标而言,下半年依然是场苦战。
“一是抓流量,最大化实现已有产品的商业价值、实现商业变现;二是抓新品,下半年中国长安会推出一系列新品;三是抓国际,今年上半年中国长安已经完成海外组织、人事上的布局,五大区形成一级部门,团队得到快速补充;四是抓创新,例如智能驾驶、大模型等;五是抓机制,把资源、机制配置到位,打造一个更高效、更敏捷的组织。”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谭本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