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隔壁老王,一个开了半辈子车的老司机,今天不聊隔壁老李家新买的比亚迪秦PLUS,也不扯楼上张总那台三天两头跑4S店的某德系轿车,咱就唠唠这台现代伊兰特——一台从11.28万降到6万多的合资轿车,现在买它到底是捡漏还是踩坑?
先说说价格,这车刚上市那会儿指导价11.28万,现在库存车直接腰斩到6万多,比轩逸经典便宜了快2万,比卡罗拉更是便宜得离谱。按理说这价位的合资轿车应该抢疯了吧?可现实是,4S店销售愁眉苦脸地说:“这车现在卖不动,库存积压,老板急得直跺脚。”为啥?老王我琢磨了半天,可能跟现代的品牌力有关——毕竟在新能源大潮下,韩系车的声量确实不如日系、德系响。但话说回来,6万多买台合资A级车,还是2025年5月出厂的准新车,还要啥自行车?
外观这块,伊兰特走的是“激进轿跑”路线,前脸那个参数化宝石切面格栅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远看像是镶嵌了无数颗钻石。我最欣赏的是H型贯穿式LED日行灯的设计,点亮时像是两道凌厉的剑眉,配合熏黑处理的大灯组,整个前脸充满攻击性。转到侧面才发现设计师的用心,fastback溜背造型配合凌厉的腰线,让这台紧凑型轿车有了几分轿跑的味道。17英寸的刀锋轮毂造型相当抢眼,转动起来的光影效果完全不输更高级别的车型。车尾的设计最为出彩,贯穿式H型尾灯在夜间辨识度极高,后备厢盖上翘的小鸭尾和底部扩散器造型,为这台家用车增添了不少运动气息。
坐进驾驶座,第一感觉是这内饰不像6万多的车!平底方向盘采用真皮包裹,三点和九点位置做了打孔处理,握感厚实得完全不像是这个价位的车型。中控台布局简洁,8英寸悬浮屏(低配)内嵌基础车机系统,支持CarPlay和CarLife,虽然比不上那些新势力的智能座舱,但日常导航、听歌完全够用。最让我意外的是座椅的舒适性,虽然是织物材质,但侧向支撑相当到位,长途驾驶也不会太累。储物空间的设计也相当用心,中控台下方的镂空设计能放下女士的手提包,门板上的储物格甚至能塞进1.5L的矿泉水瓶。
动力方面,这台1.5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115马力,峰值扭矩144牛·米,数据上看平平无奇,但配合CVT变速箱,实际开起来完全是另一番体验。油门初段调校得异常灵敏,城市跟车时轻点油门就有反应。我特意找了段山路测试,虽然爆发力不如涡轮车,但线性顺畅的动力输出让人开起来很舒服。
底盘调校明显偏向运动,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悬架过减速带时干净利落,快速过弯时的侧倾控制比同级别的日系车更有韧性。最让我惊喜的是转向手感,电动助力转向轻重适中,指向精准度堪比某些运动轿车,这种驾驶乐趣在这个价位实在难得。
油耗表现是伊兰特的强项,1.5L车型的WLTC综合油耗仅为5.36L/100km,比卡罗拉1.5L的5.41L/100km还要低。日常市区通勤油耗在6.5L左右,高速巡航能降到5L以下,按现在8块油价算,每公里才4毛钱,省油省到加油站老板都想哭。
配置方面,这台精英版标配了倒车影像、自动驻车、上坡辅助、无钥匙启动、8英寸中控屏、CarPlay/CarLife互联,基本满足日常使用需求。但缺点也很明显,比如没有天窗、没有后排空调出风口、没有LED大灯(卤素光源),安全配置也只有基础的ABS+EBD+双气囊。如果预算允许,建议加钱上高配,多了车道保持、主动刹车、自适应巡航等L2级驾驶辅助功能,安全性提升明显。
空间表现中规中矩,轴距2720mm,后排腿部空间两拳左右,头部空间略显局促,身高超过180cm的乘客可能会顶头。后备箱容积474L,满足日常家用没问题,但开口偏小,大件行李装卸不太方便。隔音是伊兰特的短板,高速行驶时风噪和胎噪明显,对噪音敏感的用户可能需要后期加装隔音材料。
竞争对手方面,轩逸经典价格相近但设计老旧;卡罗拉省油可靠但操控平淡;思域运动感强但价格贵一倍。伊兰特就像班里那个“偏科生”,设计激进、操控灵活、油耗经济,但品牌弱势、隔音一般、保值率低。如果你预算有限,又想买台颜值在线、好开省油的合资轿车,那这台6万多的伊兰特确实值得考虑。但要是对品牌、静谧性有更高要求,老王我还是建议加点钱上卡罗拉或轩逸,毕竟买车不光图便宜,省心更重要。
4S店朋友告诉我,购买伊兰特的客户中有不少是刚毕业的年轻人,他们看中的正是这种“花小钱装大逼”的性价比。更厉害的是品质控制,虽然价格亲民,但整车质保达到5年10万公里,这份自信源自现代汽车的全球品质标准。可惜的是,由于韩系车近年在中国市场遇冷,这款全球畅销车型的认知度大不如前,成了名副其实的“被低估的好车”。
上一篇:大声跟我念“爱马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