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客车工业的领军者,宇通的现代化产业密码藏在“自主可控”四个字里。“公司打造商用车行业首个软硬件一体化电动专属平台——睿控E平台,在客车经济性、轻量化、舒适性及可靠长寿命等方面实现行业领先。”周扬说。
从国内龙头到全球布局,宇通卓越的环境适应性,提高了其产品的全球市场竞争力。“凭借纯电动车辆智能热管理系统,我们打破了极端环境对新能源车的限制,纯电动客车运营足迹遍布全球——从珠穆朗玛峰到吐鲁番火焰山,从-38℃的挪威北极圈到沙漠国家卡塔尔,‘河南智造’宇通的身影无处不在,诠释了中国制造的韧性。”周扬说。
“智造”让煤机巨头转型成“最强大脑”
28日午时,在全球煤机行业首个“灯塔工厂”——中创智领(原郑煤机)智慧园区,无人的厂房里机械臂正在精准焊接,激光切割火花四溅。
要说园区最繁忙的工人,当属生产车间的重载AGV,它们往来穿梭,钢板出库和上下料井然有序……工厂负责人苏振宇介绍,智能化是这个园区能被评为“灯塔工厂”的关键。
在这个原生数字化工厂里,几乎看不到传统制造业中忙碌的工人身影,取而代之的是钢板物料“坐”着AGV从智能料场进入车间,经过自动预处理、激光切割、机器人焊接及检测、自动化喷粉等一系列工艺后,“变身”为大型洗选成套关键装备。
“相较传统工厂,这里产量提升30%,生产周期从原来的28天缩短至9天。”苏振宇告诉顶端新闻记者,“更重要的是,我们自主开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及智采系统等,可以帮助煤矿用户实现综采工作面的智能化开采,推动煤炭开采向无人值守、有人巡视转变。”
在中创智领集团的科技文化展厅,工作人员介绍道,这家有着67年历史的企业,已经实现了从单一设备提供商向“智能工业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
落子智能制造,中创智领也曾有所顾虑。“长期以来,整个综采工作面设备采购多为几个厂家集成,但由于不同厂家程序、代码的不同,很难实现全部的信息和数据共享。”工作人员这样讲述。
因为可参考的模型不多,创新的每一步都需要摸着石头过河。转变发生在中创智领围绕煤矿开采,自主开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及智采系统等创新实践,用于辅助煤矿用户实现综采工作面的智能化开采之后。
“如今,各个设备之间依靠统一的控制系统和智能传感器,实现协同控制,借助AI、机器视觉、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实现生产数据实时传输推送,设备运行状态、产量数据、故障情况等一目了然。”工作人员介绍,通过这些数据的采集,还可为煤矿用户的安全管理、效能提升、运营决策等提供支持和服务,目前,郑煤机的智能化工作面公开市场占有率居行业第一。
工作人员以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二矿举例:“原来二矿每月采煤推进度是80米至90米,使用中创智领的成套化智能设备后,推进度保持在180米至200米,最高记录达267米。”
从“卖装备”到“卖技术和服务”,从单一煤机产品到多产业生态,从传统制造到如今的行业“灯塔”,中创智领集团乘风破浪,从煤机巨头成为转型为矿山的“最强大脑”。
打造算力之城
超聚变用“AI+数据”智造中原明珠
提到郑州的算力龙头企业,不得不提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作为河南先进计算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超聚变正以算力为支点,撬动城企数智化转型。企业落地郑州近4年来,补齐了河南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关键环。作为河南省重点引进的算力产业龙头企业,超聚变近年来布局河南的步伐不断加快。
“这台FusionPoD液冷整机柜服务器,单柜能提供64GPU算力,在降低企业部署成本的同时减少碳排放。”在展厅,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董事、公共及政府事务总裁李翔宇告诉顶端新闻记者。
算力是智能时代的“水电煤”,超聚变的布局早已超越硬件。“客户不仅要服务器,更要能建好、管好、用好算力的全套方案。”李翔宇表示,超聚变的算网融合平台,可以让算力像水一样按需流动。
据介绍,超聚变的xRAY智能数据与AI使能平台已在某央企数字化转型项目中落地应用,它能让模型蒸馏准确率从70%提至95%以上,订单处理周期缩短50%。李翔宇说:“就像给企业装上智慧大脑,决策更准、效率更高。”
目前,超聚变服务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客户。2025年一季度,该企业营收实现再翻倍,“未来已来,AI、数据、算力、能源等要素将重构未来20年产业格局。一个新的、长达二十年的重大技术和产业升级的战略机遇、创新机遇已经开启。”
李翔宇透露,接下来,超聚变将通过纵向做深、横向拓展,持续推动河南计算产业快速发展,“我们要做算力赛道上的中原明珠。”
在中部崛起的浪潮中,郑州凭借智能产业“东风”,下好“先手棋”,阔步迈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新征程。
随着像宇通、中创智领等越来越多的标杆企业绘就“郑州都市圈”美好蓝图的同时,郑州也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打造出引领变革的“核心”引擎;随着创新发展的新动力不断涌现,郑州的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也将注入新的竞争力,在河南绽放出中部地区崛起、高质量发展的“繁花”盛景。
来源:顶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