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底,德国汽车圈炸出个大瓜:
一家经销商从中国上汽手里提了22辆大众ID.6,手续齐全,合规合法,他们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想靠这波反向进口赚点差价(惊人)。
结果呢?德国大众汽车直接把他告上了法庭。
大众汽车认为:这家经销商的行为不符合分区经销规定。
这理由,好似中国汽车市场多年前的区域销售制度(经销商只能在本地卖车,卖厂家的车,不能从外地“飞”车进来卖)。
这种类似的制度在中国早就消失了不知多少年了。
可在德国,面对这种经销商从国外进口大众的车,拿到德国本土来卖,法院怎么看呢?
最终,法院的判决相当离谱:22辆崭新的ID.6,不准卖,不准退,必须当场销毁。
对,是"销毁",更绝的是,销毁的钱得经销商自己掏,外加一笔罚款。
这操作,活脱脱一场"杀鸡儆猴"的公开处刑。
经销商直接被整懵了:我进口合法,卖车合规,怎么就成了"违规"?还得销毁?
大众汽车心里偷笑:不这么干,以后谁还乖乖买我在欧洲卖6万欧的ID.7?
消息一出来,德国民众炸了。他们扒出真相后,情绪更是爆燃:
中国市场的ID.6,在德系电车谱系里顶多算个"入门款",可就是这"入门款",售价竟只有德国本土同级别车型的三分之。
说出来德国人自己不敢相信:这差价,够买辆二手宝马了!
更扎心的是,德国本土压根没ID.6卖,在售的ID.7要价6万欧,跟奔驰GLC低配一个价。
之前德国人总把电车当"高端玩具",觉得"新技术就该贵,贵才显先进",直到ID.6横空出世,他们才突然醒过神:哦,原来这玩意儿根本不值这么多钱!
是大众太黑,把德国人当冤大头宰?还是技术太落后,成本压不下来?
没人说得清,但有一点很明白:大众这招"毁车罚钱",就是要断了所有人的念想。
你想搞平行进口?22辆车当场销毁,渣都不剩,还得自己掏销毁费、交罚款。
谁再敢动歪心思,这就是下场!这就是前车之鉴!
果然,风暴过后,德国市场再没人敢碰中国进口的大众电车。
大众赢了吗?表面看,赢麻了。靠着这波"雷霆手段",硬是把热度压了下去,保住了本土的高价体系。
大众车间
可德国民众不傻。他们盯着中国市场的ID.6价格,再看看自家4S店里的ID.7标价,心里跟明镜似的:
难不成我们花的钱,一半都给品牌溢价买单了?
更让人唏嘘的是德国政府的反应。面对中国制造业把"德系电车"的价格底裤都扒了出来,他们没想着升级技术、降本增效,反倒玩起了"闭关锁国"的老一套。
明里暗里给平行进口设卡,给中国车企入德添堵。
这操作,像极了百年前面对工业革命的守旧者:宁愿装睡,也不愿承认世界早已变了天。
一个靠制造业起家的国家,到头来要用堵门的方式保住"高价神话",这算哪门子的希望?
那22辆被销毁的ID.6,烧的哪是车啊,分明是一个制造业帝国最后的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