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又站上了舞台,这次是在第17届轩辕汽车蓝皮书论坛上。他用视频的方式发表了一个近似“宣言式”的演讲,主旨大致可以归纳为五个字:别再内卷了。
具体来说,他呼吁车企别再卷价格、别再靠重资本砸钱建体系、别再玩“投流投放+吹牛式营销”的老把戏,要卷原创、卷产品力、卷技术力。说得坦白点,贾老板这次是“火力全开”,对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混战局势提出了自己的反思。
但问题来了——他说的这些话,到底是行业预言,还是又一次“情绪性输出”?从一个“PPT造车鼻祖”嘴里听到“停止抄袭、走捷径”,实在让人五味杂陈。
一场资本过山车之后的清醒?
贾跃亭在演讲中不忘提自己“回归管理层50天,FFAI股价最高涨幅超100%”,并提到目前“交易量放大、信心得到恢复”。
熟悉美股的人都知道,FF的股价一直是“波动大、流动性低”的典型代表。涨一倍听着很猛,但从几美分涨到一毛多也不过是数字游戏。这类股价波动,说白了主要靠情绪炒作,和真正的企业价值提升不能画等号。
不过,也许这正是贾跃亭急于通过演讲“校正定位”的原因——他急需告诉市场:FF不是割韭菜,而是有底层逻辑的价值企业。
可问题是,今天的汽车行业已经变了。现在的市场讲究产品落地、用户口碑、技术兑现,而不是PPT上有多惊艳。
“别卷价格”这句话,我认同,但也得看谁说
必须承认,贾跃亭这次喊出的“停止价格战,转向价值竞争”,是个正面信号。国内新能源汽车这两年确实卷得太狠了,几千块的差价都能让用户犹豫半天,技术和服务反倒变成了附带品。
我个人最近就在看车,从小鹏G6、问界M7到理想L6,价格简直一天一个样。销售顾问都说:“别急,下个月说不定又降一万。”这对品牌形象、用户信任,是一种慢性伤害。
所以贾跃亭说“要卷原创力、产品力和技术力”,我举双手支持。但他同时又说“停止建店、停止线下To C卖车”,就有点理想化了。你说特斯拉模式好,OK,但你得有那个品牌号召力和用户基础。FF现在在国内几乎没有To C存在感,线下都还没铺开,谈何“停止”?
从“独赢思维”到“合伙人出海”?现实远比想象复杂
贾跃亭还抛出了一个概念:“合伙人式出海”,希望中国车企在全球市场上能和目的地国合作伙伴共同构建战略联盟。这在理论上听着不错,有点像华为在东南亚推5G时的打法。
但汽车不是通信设备,它需要完整的销售、服务、运营、法务、安全体系。这种“合伙人+生态共建”逻辑适用于大集团、重资源型企业,比如比亚迪在巴西建厂、奇瑞与沙特合资等。而像FF这种连本土根基都没站稳的企业,要直接跳到“出海共建”,难度不小。
现实是,贾跃亭的FX Super One虽然在B端有了2500台订单(他自己说的),但这并不能掩盖FF在产品交付、品牌影响力和供应链整合上的巨大空白。
写在最后:这次,是“贾布斯”的清醒时刻,还是下一场造梦?
这次贾跃亭说得很对,但也说得太轻松。
“把公司当作AI产品来打造”,听起来像是硅谷创业剧的台词。问题是,无论AI多智能,车还是得造得出来,跑得起来,被用户认可。现在的新能源战场,不是理念之争,而是产品真刀实枪的搏杀。
我不否认,贾跃亭的某些判断具备行业前瞻性,尤其是呼吁车企从价格战中抽身出来,这确实值得思考。但作为一个过去“造梦不断、落地稀缺”的人物,他的每一次发声都注定会被审视得更细致、更严苛。
这场演讲,到底是一次醒悟后的思考,还是下一轮融资的铺垫?我们拭目以待。
闲弟说车观点总结:
•✅ 正确看点:贾跃亭强调停止价格战、聚焦技术价值,这点值得肯定。
•❗ 现实难题:FF目前基本没有实际产品交付能力,说这些容易落空。
•⚠️ 行业启发:车企真正应该卷的,是体验,是效率,是技术,不是PPT。
别再玩概念了,是时候给市场一个实打实的答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