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咱今天来唠唠汽车悬架这个有意思的话题。现在很多车企,在中型轿车甚至紧凑型轿车上,都爱用多连杆独立悬架作为后悬架。可你知道吗,法国人就特别 “轴”,在像 5008 这样的中型 SUV 上,还在坚持用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也就是咱们平常说的扭转梁悬架。这到底是为啥呢?我也好奇得很,后来偶然碰上一位法国 PSA 的工程师,跟他一番交流,可算找到了答案。
咱先讲讲这扭转梁悬架,它主要是用在汽车后悬架上。好多普通小型轿车,都是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扭转梁式悬架的搭配。从结构上看,它左右车轮串联在一根梁上,不过连接件有韧性,能允许一定扭转,所以也被叫做半独立悬架。这悬架由弹簧托盘、螺旋弹簧、扭转梁、减震器等部件组成,弹簧托盘面积大,能增加车轮与大梁刚度。但它也有缺点,像横向稳定性,尤其是高速过弯时,比不上双叉臂或多连杆悬架,车辆剧烈转向时还可能 “举脚”,影响操控性。
可法国人就有本事把这看起来不咋起眼的扭转梁悬架玩出花样来。他们到底咋调校的呢?这得从开发流程说起。因为后期扭转梁式非独立悬架的可调空间不如多连杆悬架大,所以前期开发的目标设定就特别重要。在正式开发前,得先做前期的绩效调研,看看市场上同类型车的表现;再进行竞争绩效对标,明确自家车的竞争对手;最后设定本产品目标,也就是确定这款车要达到怎样的驾驶品质,是舒适型还是运动型。比如说,他们要是想打造一款偏运动的车,那在设定目标时,就会更注重悬架在操控性上的表现。
确定数字模型的形状和结构后,就得按照这个模型制作小批量样品,然后装车进行加载实验。虽然现在建模能模拟各种路况,但实际路试还是不能少,得看看悬架在真实情况下,是不是符合开发预期。就好比你设计一款新衣服,图纸画得再好,也得做出来穿上身,看看效果是不是真的好。在加载实验里,法国人最先考虑的部件是加强杆,这加强杆能减小车辆转弯时的侧倾,让乘坐更舒适,也叫防倾杆。他们在这方面下足功夫,通过调整加强杆的参数,让车辆在过弯时能更平稳。
除了加强杆,法国人在悬架结构设计上也有不少独特之处。像雪铁龙的 PHC 自适应液压技术,能通过调节油液通孔面积,根据不同状态下油液被压缩的回弹力,来调节悬架的软硬程度,减震效果特别好,大大提升了舒适性。还有后轮随动转向技术,车速低于 60 时,后轮与前轮反向转动,能减小转弯半径;车速高于 60 时,后轮与前轮同向转动,增强了稳定性。另外,法系车的扭力梁通常比较粗壮,和其他厂商为了追求舒适性让扭力梁更细不同,他们是为了增加抗扭刚度,提升操控的稳定性。而且很多法系车底盘采用筒簧分离式设计,减震弹簧和筒式减震器是分离的,这样留给调教的空间更大,能通过不同程度的软硬调节,提高底盘的舒适性。
法国人这么热衷于采用扭转梁悬架,一方面是因为在低成本的情况下,它也能满足操控性的需求,很适合法国多山、弯道多的路况。另一方面,法国车在赛车领域辉煌的历史,让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底盘调校经验,有技术把扭转梁悬架的性能发挥到极致。
总的来说,法国人在扭转梁悬架上的坚持和创新,真的很值得咱们去了解和学习。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哪怕是看似普通的悬架,通过精心调校和技术创新,也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家人们要是觉得这内容有意思,就请动动您的发财小手点赞关注,祝点赞关注的家人们出行平安,生活顺心,每天都有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