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过去的7月1日至3日,滴滴自动驾驶亮相第十七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携其新一代L4级前装量产车型及最新技术成果。这款新车型配备了滴滴自动驾驶全新一代硬件平台,传感器总数量达33个,成为展会现场备受关注的“新质生产力”代表之一。
作为国内出行平台的核心玩家,滴滴自动驾驶凭借庞大的用户流量基础和丰富的真实运营数据,正加速向Robotaxi规模化目标稳步迈进。滴滴自动驾驶的Robotaxi车队已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的示范区稳定运营多年。在混合派单机制和智能调度系统的加持下,Robotaxi展现出良好的行驶稳定性与整体服务体验。
自独立以来,滴滴自动驾驶已完成多轮融资。据彭博社报道,滴滴自动驾驶目前正在与多家潜在投资方就新一轮融资展开洽谈。投后估值有望达到50亿美元。其背后不乏软银、IDG资本、中俄投资基金、国泰君安等重量级机构的支持,充分显示出资本市场对其长期发展前景的高度认可。
除了融资之外,滴滴还在人事方面做了部署。作为滴滴集团CTO的张博,不再兼任CTO职务,将专任无人驾驶公司CEO,以推动滴滴无人驾驶业务的落地。当前,滴滴无人驾驶正积极推进无人驾驶新能源车量产。今年4月,滴滴无人驾驶与广汽埃安合建安滴科技,双方将深度融合无人驾驶技术和新能源整车制造经验,计划于 2025 年推出首款量产L4车型。依靠庞大的用户量,滴滴计划在2030年,在全国投放100万辆无人出租车,其中,今年预计在北上广深将有上千台,明年全国将有上万台。
在政企合作层面,滴滴无人驾驶也迎来了重要进展。6月23日,广州市政府与滴滴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无人驾驶、智慧交通等前沿领域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广州市委书记郭永航,市委副书记、市长孙志洋会见滴滴董事长兼CEO程维及联合创始人、无人驾驶CEO张博,并共同见证协议签署。
此次签约为无人驾驶在广州的推广按下“加速键”。广州一直以来以开放的政策环境和多样化的城市道路场景,为无人驾驶测试和技术迭代提供了优越条件。滴滴早在2023年3月就已获得广州首批智能网联示范运营资质,并率先启动商业化探索。如今,随着双方合作的深入,Robotaxi的运营范围与应用场景有望持续扩展,为广州市民带来更加便捷、智能的无人驾驶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