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7月11日报道:受补贴和充电桩快速推广的推动,电动重型卡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正在迅速扩大,这进一步抑制了柴油的使用,并削弱了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的石油需求。
电动卡车销量的激增,是继电动汽车和近年来液化天然气(LNG)动力重型卡车兴起之后的又一波热潮。这些因素,加上经济增长放缓,抑制了中国的石油消费增长。
据咨询公司卓创资讯(SCI)估计,今年上半年,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卡车市场的销量同比增长175%,达到7.61万辆,约占新卡车销量的四分之一。电动车型仍主要用于港口、矿山或钢厂的短途运输,占新增销量的90%以上。
这一快速增长令分析师感到意外,他们因此下调了柴油需求预测,并提前预测中国石油需求将达到峰值。
上证指数分析师徐雷表示,鉴于电动卡车销量的激增,他将该公司对中国柴油需求的预期下调了1%-2%。
雷斯塔能源副总裁叶林表示:“电动重型卡车的激增令人意外,成为加速中国石油消费达到峰值的新因素,最有可能在今年达到峰值。”他此前预计中国石油消费将在2026年达到峰值。
雷斯塔预计,到2030年,交通运输业消耗的柴油约占中国柴油消耗总量的三分之二,而交通运输业的柴油消耗量将比2024年的水平减少40%,整体柴油消耗量将减少约四分之一。
据SCI预计,今年柴油消费量将下降1130万吨,降幅6.3%,与去年降幅持平。
分析师和卡车制造商表示,电动卡车市场的蓬勃发展部分得益于廉价电力和政府去年7月推出的对新车最高95,000元人民币(13,264美元)的补贴。
虽然柴油卡车的前期成本较低,但较高的燃料成本使得行驶一百万公里后其成本更高。
据咨询公司GL Consulting称,如果算上燃料成本,柴油卡车百万公里成本约为225万元人民币(314,000美元),比LNG卡车高出约10%,比电动卡车高出15%。
上证指数分析师王能表示,燃料成本上涨也削弱了液化天然气卡车的部分价格优势,加之部分地区加气站数量有限,阻碍了液化天然气卡车的增长。
SCI预测,上半年LNG卡车销量将达到92,000辆左右,较上年同期下降15%,尽管电动汽车普及率的激增足以抵消对柴油消费的影响。
中国第二大电动卡车制造商三一表示,电动卡车的增长潜力大于电动乘用车,因为较低的运营成本可以提高企业用户的盈利能力。三一重工国际营销副总裁岳兆廷表示:“我们预计,在运营成本降低和充电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的推动下,电动重型卡车将在短短两到三年内占到新车销量的70%至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