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托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自2016年起开始组织实施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项目重点支持32岁以下潜心研究的青年科技人才,采用以奖代补、稳定支持的方式,对每一位扶持培养的青年科技人才稳定支持三年。
本期优秀被托举人:胡尊严
胡尊严
胡尊严,博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特种车辆与动力所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车用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机理、控制与设计,并扩展应用于泛交通领域。入选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氢燃料电池能量密度高、零排放,是重型运载装备电动化转型的理想动力源,也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发展方向。然而,与锂电池相比,车用燃料电池技术与产业难度大,推广与应用发展速度较慢,不论是整个燃料电池行业还是科研工作都面临着较大挑战。
如何看待行业低谷、进行科研选题?这是我个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为此,我与青托导师、领域专家等进行了大量交流,大家从不同的角度为我的成长提供了指导意见。
汽车行业专家告诉我,行业需求是简单而直接的,青年学者服务产业必须去直接面对当前卡脖子的技术难题,比如燃料电池的耐久性、高温化问题等,不能被以往研究基础约束;学术大师告诉我,学术创新要遵循第一性原理,要实事求是的看问题找方向,这样才能服务科技与社会进步;团队资深老师引导我,对待行业起伏既要有耐心,也要去思考到底是什么在制约发展,是科学问题还是产业发展阶段,不能随着社会观点起起伏伏,要有定力把冷板凳坐成热板凳。
在这个过程中,我积极与多家企业、以及面向多种燃料电池应用场景的专业所开展技术交流服务,将研究领域从燃料电池在车辆的应用扩展为燃料电池在泛交通领域的应用,立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与重大需求。在学术研究方法上,坚定了燃料电池耐久性与环境适应性方向的研究,并进一步将研究重点从控制优化与模型诊断扩展为材料耐久性提升与大数据诊断。
在托举的三年时间里,我主要做了三件事:
针对燃料电池耐久性提升以及高温化需求,开展了耐高温长寿命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研究,将燃料电池峰值工作能力提升到105℃以上,显著提升耐高温能力;
针对隐蔽的阳极水淹衰退问题,开展了诱发机理与抑制技术研究,解决了低温下的环境适应性问题。探索基于大数据的燃料电池寿命预测方法,通过与企业合作,直接利用实车数据进行寿命预测,发现可以实现非常好的衰退预测迁移效果,预测精度也超过现有论文水平;
将燃料电池拓展应用到低空飞行器。利用燃料电池高能量密度的特点解决飞行器续航难题,与成飞集团共同完成全球公开飞行时长最久的30小时连续飞行纪录,并亮相珠海航展,服务低空经济与飞行汽车技术发展。
总结来看,在青年人才托举计划的支持下,我完成了个人研究方向的思考与定位,并开展了研究领域的拓展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对于一名青年学者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再次感谢中国科协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对我成长过程的支持与帮助。
作者|汽车工程编辑部
审核|张颖娟
编辑|原敬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