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大圆柱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EVTank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大圆柱电池实际出货量为1亿颗,其中特斯拉占领较大的市场份额,国内企业亿纬锂能、弗迪电池、多氟多和鹏辉能源有少量大圆柱电池出货。EVTank在白皮书中指出,伴随大圆柱电池工艺的升级和设备的升级,包括特斯拉、亿纬锂能和鹏辉等该企业的大圆柱电池的良率均已经突破95%。
EVTank在《中国大圆柱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中梳理了全球主要企业大圆柱电池的规划和产业化进展情况。EVTank指出,2025年是大圆柱电池从技术验证迈向规模化量产的关键转折点,从产能规划来看,EVTank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球46系列大圆柱电池产能规划已经超过60亿颗。
从电池企业来看,《中国大圆柱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中提到宁德时代2022年已获得的宝马46系电池订单,预计将从2026年开始交付;亿纬锂能大圆柱电池量产装车超6万台,且匈牙利基地已开工建设,预计将于2027年投产;远景动力无锡江阴工厂下线首批46系电池,供货宝马全球平台,沧州工厂计划2025年下半年量产。特斯拉4680电池产能达17GWh,配套Cybertruck等车型;三星SDI提前量产46系列电池;LG新能源与奇瑞签订8GWh大圆柱订单,美国工厂加速北美市场渗透。从车企端来看,特斯拉、宝马、江淮、蔚来、迈凯伦、大运、奇瑞、通用汽车等车企均公开表示会在其车上使用46系列大圆柱电池。
展望未来,EVTank在《中国大圆柱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中预测到2030年全球大圆柱电池的实际出货量将超过50亿颗,其中主要应用场景仍将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占比将超过50%。其次,大圆柱电池在户储和便携式储能中应用也将加速放量。另外,随着全极耳工艺逐步成熟,电动两轮车、启动电源、eTVOL和人形机器人等领域也将是大圆柱电池的重要应用场景。
一、白皮书框架
第一章大圆柱锂离子电池行业基本属性
一、锂离子电池根据封装方式分类
(一)总体分类
(二)不同封装形式优缺点
二、大圆柱电池定义
(一)圆柱电池分类
(二)大圆柱电池定义
(三)下游应用领域
三、大圆柱电池优劣势分析
(一)优势分析
(二)劣势分析
四、大圆柱电池发展历程
第二章大圆柱电池行业发展现状研究
一、全球大圆柱电池产业发展现状
(一)海外大圆柱电池产业发展现状
(二)中国大圆柱电池产业发展现状
二、车企大圆柱电池布局现状
三、电池企业大圆柱电池布局现状
四、2024年大圆柱电池行业产能现状分析
五、大圆柱电池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一)大圆柱电池在动力市场蓄势待发
(二)大圆柱电池在储能市场加速放量
(三)大圆柱电池加速渗透小型及其他新兴领域
第三章大圆柱电池竞争格局分析
一、区域竞争格局分析
二、企业竞争格局分析
(一)全球竞争格局
(二)中国竞争格局
三、2024年大圆柱电池竞争格局特点
(一)国际车企青睐大圆柱电池,海外初步放量
(二)国内企业紧跟步伐,新产品研发和产线建设齐发力
(三)大圆柱电池工艺有所进步,各家企业良品率持续提升
第四章大圆柱电池工艺与技术变革分析
一、大圆柱电池工艺路线分析
二、材料体系
(一)正极材料
(二)负极材料
(三)结构件
(四)其他材料
三、生产工艺
(一)全极耳技术
(二)干电极技术
(三)其他
四、大圆柱电池的工艺难点分析
第五章大圆柱电池重点企业分析
一、特斯拉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主要产品性能参数
(三)大圆柱电池产能规划
(四)重点合作客户
二、亿纬锂能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主要产品性能参数
(三)大圆柱电池产能规划
(四)重点合作客户
三、宁德时代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主要产品性能参数
(三)大圆柱电池产能规划
(四)重点合作客户
四、国轩高科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主要产品性能参数
(三)大圆柱电池产能规划
(四)重点合作客户
五、比克动力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主要产品性能参数
(三)大圆柱电池产能规划
(四)重点合作客户
第六章2025-2030年大圆柱电池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不同应用领域大圆柱电池市场空间预测
(一)动力领域
(二)储能领域
(三)小型领域
二、大圆柱电池出货量预测
(一)全球出货量
(二)中国出货量
三、大圆柱电池市场规模预测
(一)全球市场规模
(二)中国市场规模
四、大圆柱电池企业竞争格局预测
五、大圆柱电池投资建议与风险分析
(一)投资建议
(二)风险分析
二、白皮书联合发布单位介绍
EVTank: 全球领先的专注于电动汽车及其相关产业链研究的权威第三方机构,为所有利益相关者、生产商、购买商、供应商、投资者、银行、政府提供独立而权威的专业研究服务。
伊维经济研究院:在国家主管部门支持下依法设立的一家专注于新兴产业领域研究和咨询的第三方智库,研究院下设汽车产业研究中心、节能环保产业研究中心、电子信息产业研究中心、智能制造产业研究中心、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研究中心等专业研究中心。研究院主要服务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产业规划、招商服务、市场调研、行业研究、企业管理咨询、投融资咨询、可行性研究等专业服务。研究院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深圳、重庆等地方设有分支机构。
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独立研究机构,总部位于北京,专注于新能源电池产业链的研究和咨询服务、大数据研发,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权威、独立和专业的第三方行业研究报告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