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小区门口等朋友,正好看见一辆白色 SUV 慢悠悠过减速带,车轮碾过去的时候,就听见 “咚” 一声轻响,车身几乎没怎么晃,跟平时过平地似的。我当时就盯着那车看,手里还捏着自己车的钥匙,心里直犯嘀咕 —— 同样是四个轮子,为啥我每次过减速带,感觉整个人都要被颠得弹起来,后备厢里的东西能滚得叮当响,连方向盘都跟着抖三抖,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体验?
我那车买了三年,不算新车但也不算旧,平时保养啥的也没落下。可每次过小区门口那个减速带,都跟渡劫似的。记得有回带老妈去医院复查,车刚压上减速带,她老人家手里的保温杯 “哐当” 一声撞在杯架上,吓得赶紧攥紧扶手,问我:“你这是开的拖拉机还是小轿车啊?” 我当时脸都红了,一边道歉一边慢慢挪,那感觉,就像是捧着一摞碗在走独木桥,生怕稍微快点就全碎了。
后来跟小区里开同款车的老张聊起这事,他听完乐了,说他过减速带跟开平地似的。我特意跟在他车后面看了段路,还真别说,同样的减速带,他那车过去的时候,车身就轻轻晃一下,轮胎碾过的声音也闷闷的,不像我的车,总带着点 “哗啦啦” 的松散感。我蹲在两车旁边对比半天,也没看出啥不一样,连轮胎纹路都差不多深。
有次去洗车,顺便让师傅帮看看。那师傅围着车转了两圈,又坐进去打着火试了试,说:“你这减震器没漏油啊,弹簧也没松,按理不该这么颠。” 他让我回忆平时开车习惯,我才想起自己总爱急刹车,有时候离减速带还有两步远,“哐当” 一脚踩下去,车都快停下来了才慢慢挪过去。师傅听完拍着大腿笑:“你这是把减速带当敌人呢?越怕它越折腾你。”
他给我演示了一把,快到减速带时提前松油门,让车自然滑过去,车速保持在二十码左右,果然,车身颠簸轻了不少。我自己试的时候,手还是忍不住攥紧方向盘,眼睛直勾勾盯着减速带,结果车一震,脑袋差点撞在车顶。师傅说:“你这是心理作用占了一半,越紧张越觉得颠得厉害,就跟打针似的,越怕越疼。”
后来我特意观察了路上的车,发现那些过得轻松的司机,大多是不慌不忙的。有次在超市停车场,看见个大姐开着辆老款捷达,过减速带时还在跟副驾的人说笑,车轮碾过去那一下,她连头都没抬,仿佛那减速带就是块小石子。我跟在后面学她的样子,提前把脚从油门上挪开,看着后视镜里的车距,不知不觉就过了减速带,居然没感觉到往常那种 “散架” 的震动,后备厢里的矿泉水瓶也没响。
前阵子跑高速,服务区的减速带特别宽,我想起师傅说的话,保持匀速慢慢过,旁边车道有个小伙子大概是赶时间,一脚油门冲了过去,就听见 “哐当” 一声巨响,连我的车都跟着震了震,估计他那车的减震器得疼半天。其实想想,车跟人一样,你对它温柔点,它也给你好脸色;你总折腾它,它自然就给你找不痛快。
现在我过减速带越来越顺了,有时候还会跟副驾的人开玩笑:“你看这减速带,跟按摩垫似的,颠两下还挺舒服。” 不过要是遇上那种特别高的减速带,心里还是有点打怵,毕竟咱这不是越野车,真要硬冲,估计谁都得心疼。
其实开车这事,就跟过日子一样,急不得也慢不得。减速带说白了就是个提醒,让你别太毛躁,慢慢走才能走得稳。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那种感觉,有时候明明路况一样,心情好的时候觉得车也顺,心情不好的时候,连过个减速带都觉得是在跟自己作对。
可能咱这不是啥豪车,减震效果没法跟人家比,但慢慢琢磨着,总能找到让自己舒服点的法子。就像小时候学骑自行车,刚开始总觉得车把跟自己较劲,摔了几次才明白,你越想控制它,它越不听话,反而放松了,顺其自然,倒能骑得稳稳的。
你们平时过减速带都是啥样啊?是不是也有过觉得车要散架的瞬间?要是有啥好法子,可得跟我说说。毕竟开车图的就是个舒坦,总这么颠着,不光车受不了,咱这老胳膊老腿也扛不住啊。
最后,还请各位发财小手点个赞、关注一下,说不定就能发大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