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开车上路,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今天必须和大家唠唠那些关于酒驾的事儿,有些误区真的得注意,不然啊,就算你觉着自己清醒得很,开车也可能稀里糊涂 “被酒驾”,那可就惨啦,分分钟扣分罚款,甚至更严重的后果都有!
先来说说第一个误区,好多人觉得自己酒量大,喝一点没啥影响,开车肯定没问题。嘿,可别这么想!我就有个朋友,仗着自己平时能喝,有次聚会喝了几杯啤酒,自我感觉良好,觉得开车跟玩儿似的。结果在路上被交警拦下,一测酒精含量,妥妥的酒驾。他还一脸懵,跟交警说自己酒量好着呢,这点酒不算啥。可交警说了,酒驾的认定标准和酒量大小压根没关系,只看血液里酒精含量达不达标。每 100 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 20 - 80 毫克那就是酒后驾车,80 毫克及以上就是醉酒驾车了。所以啊,不管你酒量多牛,喝了酒就别开车,这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负责。
第二个误区,有些人觉得酒后挪个车不算酒驾。这想法可大错特错了!咱小区就有个大哥,晚上和朋友在小区里聚餐喝了酒,散场后想着把车从停车位挪到旁边一点,方便第二天早上出门。结果刚挪了没几米,就被巡逻的交警发现了。大哥还辩解,说自己就挪个车,又没上路。但交警告诉他,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只要把车从原位驶离,就认定有驾驶行为了,只要饮酒后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那就是酒驾。你看,这多冤啊,就因为这么个错误认知,大哥驾照被扣分,还罚款了。大家记住,哪怕在小区、停车场这些地方,喝了酒也别动车,不管挪多远都不行。
再讲讲隔餐酒、隔夜酒这个误区。我同事就栽在这上面了。他前一天晚上和客户应酬,喝了不少酒,第二天早上起来,感觉自己挺清醒的,就开车去上班。结果在路口被交警查住,一检测,还是酒驾。他特别纳闷,这都过了一夜了啊。其实啊,每个人身体代谢酒精的速度不一样,有的人可能前一晚喝的酒,第二天血液里酒精含量还是超标的。酒驾可不是按酒后时间长短来界定的,得看专业测试结果。所以大家要是前一晚喝了酒,第二天开车前,最好还是确认下自己体内酒精散干净没,别像我同事这样,后悔都来不及。
还有人觉得,搭乘酒驾车自己不用担责,这可不对啊!咱都知道,喝酒不开车是基本常识,但要是你明知司机喝了酒,还坐他的车,那也是有风险的。有一回,我听说有个聚会,一群人喝完酒,其中一个人非要开车送大家回家,其他人也没阻拦,都想着路程不远,应该没事。结果路上出了事故,不仅开车的人要承担主要责任,车上的乘客因为纵容司机酒驾,也得承担连带责任。这时候可别说自己不知道,法律规定,任何人不得强迫、指使、纵容驾驶人违反交通安全法律开车。所以啊,咱要是碰上这种情况,一定得劝阻司机,实在不行就找代驾,可别心存侥幸。
最后一个误区,有些人觉得酒后多喝水能稀释酒精含量,就能通过酒驾检查了。我跟你说,这根本行不通。之前有个司机,看到交警查酒驾,赶紧在车里猛灌水,想着能把酒精冲淡。结果交警让他吹气检测的时候,还是超标了。为啥呢?因为酒精检测仪检测的是肺部呼出的气体,可不是口腔里的,喝几口水根本影响不了肺部气体里的酒精含量。而且酒精在人体内代谢是个漫长的过程,短时间内多喝水没啥用。所以啊,别想着用这种方法逃避检查,老老实实遵守交通规则才是正理。
家人们,这些关于酒驾的误区咱可都得记牢了,千万别犯。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这是铁律。为了自己和家人,也为了路上其他行人的安全,咱一定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觉得这篇文章有用的话,麻烦动动你那发财的小手点个赞,关注一下我,祝大家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干啥都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