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说起来我这科二考得呀,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有点哭笑不得。模拟的时候顺顺利利,倒车入库一把进,教练都说我稳了,结果真到考试那天,两次机会全折在倒车入库上,你说这事儿邪门不邪门?
记得考试那天早上,天还没大亮就去了考场。候考的时候手心一直冒汗,明明模拟时车感好得很,那天握着方向盘的手就是有点抖。第一次倒库,看着库角慢慢靠近,心里还默念着模拟时的点 —— 左打死方向,再回半圈。可眼看就要进库了,突然觉得车身好像歪了点,想调吧,又怕动多了压线,犹豫的功夫,语音就报 “车身出线” 了。当时脑子 “嗡” 的一声,下车的时候脚都有点软。
第二次上车前,我在旁边蹲了两分钟,想把模拟时的感觉找回来。模拟场的库位线看着特别清晰,黄得发亮,考试场的线呢,像是被太阳晒褪了色,旁边还堆着点碎石子。坐进考试车,座椅好像比模拟车矮了一截,调了半天靠背,后视镜里的角度总觉得不对劲儿。
倒库的时候,平时看的那个参照点突然就找不准了。模拟时教练车的引擎盖有条明显的划痕,我就盯着那个划痕对库角,考试车的引擎盖光溜溜的,一下子没了参照物,打方向就慢了半拍。等反应过来的时候,车轮已经压到边线了。
其实现在想想,模拟和考试的车感真不一样。模拟车的离合松一点就动,考试车的离合像是生了锈,得抬很高才走,速度一快,打方向的节奏就乱了。还有考场的环境,周围全是考试车的发动机声,广播里时不时报着成绩,心里不紧张是假的。我第一次倒库的时候,听见旁边车报 “不合格”,手一抖,方向盘就多打了半圈。
说起来也怪自己太依赖模拟的感觉了。模拟时每次倒库都能正好停在正中间,就觉得这事儿稳了,没想着换个角度、换个车速练练。考试那天库位旁边好像比模拟场多了个标杆,倒的时候总担心碰到,眼神不自觉就瞟过去了,结果把主线给忘了。
还有个细节,模拟的时候教练在旁边坐着,时不时提醒一句 “慢点”“打早了”,真到考试就剩自己一个人,心里那点底气好像也跟着跑了。第一次挂了之后,第二次上车腿都有点打颤,平时练得滚瓜烂熟的步骤,突然就记混了,倒进去的时候忘了回正方向,眼睁睁看着车屁股往库角上撞。
现在回头琢磨,倒库这事儿真不是练熟了就完事儿,得把每个步骤拆解开,想想为什么要这么打方向,车速快了该怎么调整,看点不准了怎么补救。模拟全过的时候,其实有点飘了,觉得没问题了,忽略了这些细节。
考试完在考场门口坐了好久,看着别人欢天喜地地拿着成绩单出来,心里真不是滋味。后来跟教练聊,他说我这情况太常见了,模拟顺风顺水,一到考试就掉链子,多半是心态和细节没跟上。
也算吃一堑长一智吧,下次再考,肯定得把这些坑都填上。你们考科二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明明练得好好的,一考试就出岔子的情况呀?
要是觉得我说的这些对你有点用,不妨动动发财小手点个赞,关注一下呗,说不定能沾沾好运,下次考试顺顺利利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