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引领CHARGE-印度电动汽车电池回收报告
报告共计:10页
印度电动汽车电池回收报告核心内容总结
印度电动汽车市场正经历快速扩张,得益于生产挂钩激励(PLI)计划、FAME II等政府政策支持,以及消费者对可持续交通的偏好转变,其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电动汽车市场之一。据福布斯商业洞察数据,2023年印度电动汽车市场规模约80.3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以22.4%的年复合增长率增至1177.8亿美元,其中电动两轮车和三轮车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随着电动汽车普及,锂离子电池(LIBs)需求激增,但电池报废管理问题凸显。锂离子电池寿命为6-10年,其回收生态系统尚处于起步阶段,而铅酸电池回收效率已超90%。印度政府通过《2022年电池废物管理条例》引入生产者责任延伸(EPR)概念,要求制造商、进口商和回收商承担废旧电池回收责任,确保至少70%的电池材料被回收利用。
印度电动汽车主要使用磷酸铁锂(LFP)和镍锰钴(NMC)等锂离子电池。LFP电池因稳定性和经济性适用于电动公交车等商用领域,NMC电池则因高能量密度多用于乘用车。预计到2030年,印度锂离子电池需求潜力达600吉瓦时,其中128吉瓦时可被回收,电动汽车占比46%。
电池回收兼具环境与经济价值。锂离子电池含镍、钴、锂等贵金属,若处理不当会污染环境,而回收可减少对进口的依赖——印度80%的电池芯依赖进口。回收的95%以上锂、钴和镍可再利用,既能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创造就业机会。Lohum、Attero、塔塔化工等企业已涉足该领域,采用湿法冶金、火法冶金等技术。
政策层面,印度除推行EPR框架外,还通过PLI计划鼓励建设电池超级工厂,并在2025-26年预算中豁免关键矿物进口关税,拨款支持关键矿物任务和先进化学电池储能项目。这些举措旨在推动国内电池生产与回收,助力印度实现2070年净零排放及2030年8000万辆电动汽车的目标。
尽管当前回收基础设施仍待完善,但随着技术进步、政策支持及企业参与,印度有望建立成熟的电池回收生态系统,促进可持续交通发展并增强在清洁能源领域的竞争力。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