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鹏G7的上市现场,小鹏汽车董事长、CEO 何小鹏展示了一段视频——该车型搭载的AEB能力,能够实现130km/h的最高刹停速度。同时,在面对低矮儿童假人路障、夜间无路灯路段行车等高难度场景,该车型仅凭纯视觉方案即可稳稳刹停。
在这背后,是小鹏汽车AI团队从芯片到基础模型的全部「推翻重建」。
在G7发布会之后,我们与何小鹏进行了对话,就小鹏最新的技术发展及产品思路进行了梳理。
Max车型也将搭载VLA
何小鹏表示,小鹏的云端VLA将会通过蒸馏的方式,部署到Max版本的车端, 使得Ultra和Max车主都能享受云端超大模型带来的性能升级。
“当然,蒸馏到大算力平台的模型,和蒸馏到小算力平台的模型,大小和性能还是会有一定区别。另一个区别,是我们会在Ultra车型上定制本地端运行的显性化VLA功能,例如可交互的VLA、语音控车、主动服务等,敬请期待。”他说道。
同时,图灵芯片将来也可能会应用在更便宜的车上:“将来在小鹏的很多车上,都可以提供更高水准的芯片和智驾功能给用户选择。”
「军令状」催生的全新架构
至于AEB的成果背后,是小鹏自动驾驶产品团队立下的「军令状」,以及投入的大量资源。
“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小鹏自动辅助驾驶团队、AI团队做了大规模转型,从本地芯片、纯视觉逻辑,到Foundation Model的变革,我们做了很多架构层的变化。”
基于新的SEPA 3.0架构(中央超算+区域控制器架构),小鹏的AEB、AES、APA,以及原有的NGP(高速NGP),都实现了跃变。何小鹏认为,该架构足以支持小鹏在L3、L4的道路上一路向前。
他表示,明年的UItra、Max车型都会增加很多有趣的能力,且都是沿着如今的Foundation与Infra基座持续进化,不再需要每年重做Foundation、Infra,或者PR(Perception and Reasoning 感知与决策)。
“虽然我们中间可能走得有点慢,但是后面会跑得更快。”
小鹏汽车自动驾驶产品高级总监-袁婷婷也在现场表示,其团队立的另一份军令状——AES功能,也会在不久的将来推出。
“我们不仅会推出AES,还会推出一个不同于行业内的、比同类产品更惊喜、更强的AES,在主动安全上打一场非常漂亮的仗。”
期待芯片对外合作
“现在我们还在过很多有趣的、原来没有想到的技术关。做得越深就越会发现,很多问题的根源都指向芯片。”
虽然何小鹏没有公布芯片的自研细节,但数十亿元的投入是跑不了的。
“做芯片很难,但把芯片做好,会有巨大的价值。这不光是硬件问题,还会改善编辑器、生态等大量问题。”
将来,无论是Max版本,还是出海的右舵车型,都有机会出现图灵芯片。不过,小鹏还是会持续与英伟达在内的其他芯片公司合作。
“一台车上有高达5500颗芯片,我们只在最主要的芯片上下功夫,其他各种各样的芯片都会跟别人合作。”
在对外合作方面,何小鹏表示,小鹏围绕芯片和软件解决方案,面向全球合作伙伴进行合作:“如果谁有兴趣跟小鹏在芯片、超级智能上面有合作需求,也欢迎跟我们沟通。”
明年,智驾全球化
何小鹏表示,目前,中国智驾技术在欧洲多国中,尚未获得政策法规的全面支持。但随着评估的进展,或许明年下半年就会通过。
“小鹏智驾明年会开始全球化,这是非常明确的过程。我觉得小鹏的Max也好,UItra也好,在算力层都会超过海外法律法规的要求。”
同时,虽然还不明确联合国会在L3的标准及法规层面做些什么,但小鹏已经在L3软硬件架构上有了完整的思考。“我认为它超出了现有规划的设计边界。”何小鹏说道。
实际上,小鹏面向全球销售的汽车,也都支持OTA升级。这意味着,在有了法律法规支持、满足可行性后,即可将高阶智能辅助驾驶软硬件的能力进行提升。
下个阶段的四项提升
何小鹏指出,从2022年底到今年四季度前,这三年时间中,小鹏产生了涅槃式的变化。这些变化从组织、战略、规划、经营到供应链,都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
在下一个阶段,小鹏要做好四项能力的提升:
第一、更全面的技术能力:在过去,中国很多汽车公司是做纵向,比如自动驾驶是纵向全域开发,未来的时间是纵横全域开发,以前叫全栈,以后叫全域。
第二、组织能力:最优秀的人才+最优秀的管理方式。
第三、商业化能力:不光是省钱,更多是赚钱;不光是品牌,还要有情绪;不光是质量,还要有品位。
第四、全球化综合能力:下一个五年、十年,中国汽车行业会产生巨大变化,中国汽车公司会留下几家特别酷跟特别强的公司。
“到了那时候,我们希望不内卷,不吵架,大家都很开心。”何小鹏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