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纯电动SUV小鹏G7迎来正式上市。在上市之前,官方给出的23.58万元的预售价,给人一种要与小米YU7“硬刚”的错觉,而最终给出的19.58-22.58万元的指导价区间,完全与小米YU7错开,不至于会出现与小米YU7“抢客户”的情况。
这个价格确实算是比较低,对于想要入手纯电动SUV的用户确实有一定的吸引力。那么,三个版本该怎么选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简单分析一下这款车的基本实力。
其实就设计来说,小鹏G7与去年上市的小鹏P7+有很高的相似之处,同样是“第二代X FACE”,所以标志性的三段式日间行车灯、分体式大灯组、主动式进气格栅、熟悉的贯穿式尾灯等都没有缺席。
尺寸方面,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892/1925/1655mm,轴距为2890mm,轴距与小鹏G6一致,但车身尺寸数据都要更大一些。后排车顶线条趋于平直,确实更注重储物空间。至于配置方面,无边框外后视镜、静音电吸门、隐藏式门把手、辅助驾驶提示小蓝灯等配置都有保留。
内饰依然是比较经典的简约设计,中控台只有简单的双辐式方向盘+15.6英寸悬浮式中控屏,但小鹏毕竟是以智能化体验立足的新势力,因此智能体验不会差。就配置来说,中控屏内置图灵AI芯片+高通8295P芯片组合,有效算力提升26倍,追光全景抬头显示为全系搭载,可以实现AR车道级导航、辅助驾驶提醒、泊车引导等功能,整体表现确实是其他车企达不到的水平。
至于舒适性配置,9英寸的流媒体内后视镜、聆境AI音响、前后排3个50W风冷无线快充、电子密码手套箱、带磁吸功能可折叠小桌板、吸入式通风/加热/按摩/电动调节的前后排座椅等功能都有提供,对追求家庭舒适的家庭用户确实有很强的吸引力。
小鹏的辅助驾驶一直是卖点之一,新车首次搭载3颗自研图灵AI芯片,算力达到2250TOPS,约等于9颗Orin-X芯片的算力,结合小鹏AI鹰眼视觉融合感知、VLA-OL模型,可以实现路面塌陷避让、救护车识别让行等功能,未来还能通过OTA实现VLA+VLM。
动力方面,新车搭载单电机后驱系统,最大功率为218kW,零百公里加速时间为6.5s,提供702km的CLTC纯电续航里程,标配800V高压平台和5C超充AI电池,从10%充至80%最快只需要12min,百公里能耗为13.2kWh。纯电续航里程确实已经没有太大焦虑,但能耗方面与特斯拉Model Y仍有距离,可见还有进步的空间。
那么,三个版本中哪款更值得入手呢?小鹰先说结论:中高配版值得考虑。
三个配置中,只有高配版搭载图灵AI芯片,拥有2250TOPS的总算力,整车的辅助驾驶能力才能代表小鹏当下的最强水准。
对比之下,高配版与中配版的配置差距也就是智能芯片、车内生物检测系统和5G网络了,中配版仅搭载2颗英伟达Drive Orin芯片,算力只有508TOPS,三电系统等硬实力层面根本没有变化。换而言之,中配版与高配版也就是辅助驾驶上有些许区别之外,其他用车体验可以说基本看不出差距,不过508TOPS的算力,已经在国内辅助驾驶领域属于第一梯队了。
最后是对比中配版和入门版,两个版本主要在续航方面有差距。中配版搭载80.8kWh的电池组,可以实现702km的CLTC纯电续航,百公里耗电量为13.2kWh,入门版的电池容量更低,只有602km的CLTC纯电续航,但百公里耗电量下降至12.9kWh。
因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如果你追求舒适出行,小鹏G7确实比较适合你,其中高配版更适合对智能体验有更高要求的用户,中配版的综合体验已经很全面了,这两个版本是小鹰比较推荐的版本。入门版的续航确实低一些,但如果你生活周边的充电体系比较全面,入门版也是性价比很高的版本。
另外,官方表示中高配版在前期会率先交付,比较着急提车且预算比较充足的用户可以考虑中高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