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我行曾告诉过令狐冲,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7月3日,比亚迪旗下高端品牌——腾势品牌发生了高管调整,腾势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和腾势方程豹直营事业部总经理李慧岗位互换。
在其内部通知中强调,此次职位调整,是按照轮岗制度的要求,目标是通过多元化管理经验赋能不同业务板块。
不得不说,比亚迪“轮岗”制度这一招确实妙,既护了双方颜面,又不动声色地完成了组织“服从性测试”——真如那句职场箴言:“打工人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被轮岗的赵长江也第一时间发表微博,回顾了在腾势所取得的成绩,并表态在新岗位将继续努力。
然而,江湖波涛往往藏于水面之下。在“轮岗”发生后,有眼尖的媒体从赵长江的微博精选评论中,发现了一条耐人寻味的“高赞发言”。注:微博开启“评论精选”后,所有用户发布的评论需经博主人工审核,只有审核通过的评论,才会公开展示在评论区。不过,现在这一评论已经无法找到了。
而此时,微博上的认证信息也颇具玩味,我们能发现腾势同时存在的两位总经理,一位还未来得及修改认证的赵长江,一位是已经迫不及待修改认证的李慧。小小动作,道尽心境迥异。
何志奇是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乘用车事业群首席运营官(COO),分管集团乘用车战略规划及高端品牌矩阵,是比亚迪核心决策层成员。此外,何志奇还担任着深圳腾势汽车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是腾势汽车销售事业部原总经理赵长江的顶头上司。
那神秘的“消失的评论”,被舆论解读为将赵、何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从幕后推向了台前。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制度性安排,为何被染上“个人恩怨”的色调?
赵长江2005年考入中南大学,而王传福也曾就读于中南大学,两人有共同的母校,不过,他们相差近了20届。
2009年,赵长江加入比亚迪,从基层销售经理起步,凭借京津地区销量业绩,于2017年被破格提拔为比亚迪销售公司总经理,时年31岁(1986年出生),是比亚迪史上最年轻的销售一把手,也是比亚迪销售公司最后一位总经理。
此前,比亚迪销售公司总经理,从前往后分别是夏治冰、侯雁、舒酉星。
2020年比亚迪销售公司撤销,改为四大事业部(王朝网、e网、品牌公关、售后服务)。原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赵长江,调任高端品牌,负责筹建工作。2021年,赵长江正式出任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2022年、2023年,比亚迪又相继推出了仰望和方程豹品牌。
在赵长江主导腾势后,腾势D9于2022年上市后迅速成为现象级产品。2023年销量达11.92万辆,终结别克GL8长达20年的垄断,登顶中国MPV销冠,并连续两年蝉联高端MPV市场第一。
2023年,腾势销量为12.78万辆;2024年销量为12.60万辆。
在赵长江的掌舵之下,腾势品牌一扫与奔驰合资时期的低迷(2014-2021累计销量仅3万余台),从草鸡变凤凰。
因此很多网友会挺身而出,为赵长江打抱不平,甚至还有人跑到何志奇微博下,替其发声、泄愤。
然而,将镜头拉远,腾势销量的光环之下,实则暗藏隐忧与战略落差。
目标连续失守:“2023年销售目标15万辆,达成率84.6%;2024年目标20万辆,完成率惨跌至63.0%;2025年目标30万辆,上半年仅交付7.9万辆,完成率仅26%!”增长引擎明显失速。
过度依赖单一爆款:腾势D9一柱擎天,整体品牌表现后劲不足,“不温不火”。
在6月上旬的比亚迪股东大会上,王传福专门强调了高端市场的重要性,高端化,是比亚迪下一场必须打的硬仗。
然而,比亚迪寄予厚望的其他高端棋子:仰望高开低走,方程豹主推车型(钛3)价格下探至15万内(非高端定位),这与王传福“高端化”的期望背道而驰。
赵长江被调离,是替比亚迪整体高端化困境的“背锅”。也从侧面证明了赵长江与王传福的个人关系,并非如传说中那般神秘。
今年5月,比亚迪进行了一次关键调整:将腾势与方程豹的公关部门整合至李云飞的集团品牌公关部,也算是一次对比亚迪高端化进展不顺的纠偏。
不过,我认为,比亚迪的“技术平权”与“价格战”逻辑,才是其高端化的“原罪”,并非某个个人。
比亚迪秦、宋等系列车型卖得越火爆,“比亚迪=经济低端车”的刻板印象就越难清洗掉。最本质的问题是,比亚迪主导的技术平权和价格战的模式与高端化存在本质冲突。
技术平权和价格战,试图以“高配低价”颠覆传统豪华,抢占市场份额。而汽车品牌的“真正豪华”并非仅由价格或配置堆砌而成,而是融合历史积淀、技术革新、品质把控与情感价值的综合体现。
上帝是公平的,为你打开一扇门,必会为你关上一扇窗。价格战和技术平权是比亚迪坚不可摧的矛,那么高端品牌的溢价能力就是其天生的软肋。
腾势赵长江的调整或许是人祸,也是制度之下的必然,制度是人创造的,也是人执行的。
江湖风波起,终究是人的江湖,也是业务的江湖。比亚迪这场“高端突围战”,需要的远不止一次人事轮岗,更需一场深彻的品牌认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