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日益普及,其智能化配置吸引了越来越多用户,选择自驾出行的人群也不断增长。其中,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更是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然而,部分驾驶人对这一功能认识不清
误以为“智能辅助驾驶=自动驾驶”
在开启后放松警惕、分散注意力
从而埋下安全隐患,甚至酿成严重后果
案例一
一名小客车驾驶人在启用辅助驾驶功能后注意力分散,未能及时察觉前方情况,结果追尾前方大型货车,导致车头严重受损,货车后保险杠也不同程度受损。
案例二
在某高速公路上,一辆新能源车在使用辅助驾驶功能时,试图从右侧变道超车,但在变道过程中车辆突然偏移,撞上了左侧中央护栏,造成车辆受损。
案例三
2024年12月4日,甬莞高速75公里处,一辆小型新能源汽车冲入施工区域,险些撞到正在施工区内作业的工人。经查,驾驶人因为不熟悉路况,开启“辅助驾驶”功能后,一直看手机,没有看前方,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驾驶人是车辆行驶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智能驾驶、辅助驾驶功能确实为驾驶人带来了一定便利,但是过度依赖反而会增加事故风险。
限制应变能力
使用自适应巡航后,驾驶员可能会对车辆的速度控制产生一定程度的驾驶系统依赖,从而降低对路况变化的应变能力。
驾驶员容易分心
驾驶员可能会因为驾驶系统的自动化而放松警惕,容易分心甚至疲劳驾驶,影响对道路、车况的观察和判断。
系统故障风险
如果辅助驾驶系统出现故障,可能会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甚至引发车辆失控。
不适用于复杂路况
广东交警提醒
驾驶人在驾驶车辆时,当辅助驾驶功能打开后,仍需要始终保持注意力,双手不能离开方向盘。
驾驶人切不可对辅助驾驶功能产生过度依赖,更不能将其误认为是自动驾驶。
将车辆完全“交给”辅助驾驶,忽视自身驾驶责任,极易引发因疲劳驾驶、注意力分散等行为带来的严重事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