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上海车展媒体沟通会上,保时捷全球执行董事会主席奥博穆针对“小米SU7 Ultra圈速超越保时捷Taycan Turbo GT”一事作出回应。他表示,尽管小米SU7 Ultra以1548马力、1.98秒破百的强悍性能刷新上海国际赛车场量产车圈速纪录,但保时捷不会将其视作直接竞争对手,并强调“驾驶能力不止于数据,更是七十余年赛道基因与工程哲学的结晶”。
从技术层面看,保时捷Taycan Turbo GT虽在圈速上稍逊一筹,但搭载的800V高压架构、两速变速箱以及1200A峰值放电电流技术,仍是当前量产电动车领域的技术标杆。小米SU7 Ultra则凭借900V高压平台、宁德时代麒麟电池组(15分钟补能510公里)和主动式后轮转向系统实现弯道性能突破。不过,奥博穆指出,在整备质量控制、底盘调校经验以及极端工况下的热管理系统稳定性方面,传统豪华品牌仍占据优势。例如,保时捷在热管理系统设计上历经多年赛道验证,而小米作为跨界新势力,在复杂工况下的系统稳定性仍需时间检验。
市场表现方面,保时捷中国2024年财报显示,其电动化车型销量占比已达35%,但纯电产品在中国市场渗透率不足10%。奥博穆坦言,保时捷正加速本土化研发,2026年将推出基于PPE平台的纯电动Cayenne,并针对中国路况优化悬挂系统与智能座舱。相比之下,小米SU7 Ultra虽在预售阶段2小时大定破万,但52.99万元的定价与保时捷Taycan系列(89.8万-183.8万元)形成市场区隔,双方目前尚未构成直接竞争。
这场由圈速引发的讨论,实则是智能电动时代技术话语权的争夺。小米SU7 Ultra通过硬核技术打破“国产品牌无法挑战超跑性能”的偏见,而保时捷则以“下一个赛道见”的表态,暗示将在2026年全新纯电Macan、2027年纯电718等车型上发起技术反攻。随着小米“人车家全生态”战略推进,以及保时捷加速“数字豪华”转型,这场始于赛道的较量,终将演变为对智能驾驶、生态互联等未来技术的全面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