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虽然致敬了奔驰、宝马、保时捷,但没有抄袭它们。”2025年5月14日,蔚来CEO李斌在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上的一席话,再度将这家中国高端电动车企推至舆论焦点。
面对外界对其设计“模仿传统豪车”的质疑,李斌以ET9为例,强调“原创才是蔚来的底色”,并直言“欢迎友商借鉴蔚来的创新”。这一表态不仅回应了争议,更折射出中国品牌在高端化进程中与欧美豪门的微妙博弈。
对比与突破:从“追随者”到“定义者”
李斌的自信源于市场表现。2025年1月,蔚来新车交付量同比增长37.9%,成交均价34.2万元,连续两年超越宝马、奥迪,稳居30万元以上高端纯电市场首位。
而ET9作为旗舰车型,首发版999台一夜售罄,售价81.8万元直接对标迈巴赫,却以“七重冗余安全”“原生高阶智驾设计”等创新技术,展现出与传统豪车截然不同的产品逻辑。
对比传统豪车,蔚来的差异化路径清晰可见。以ET9为例,其座舱设计摒弃了传统豪车“堆料式奢华”,转而聚焦“高效与温度”——后排可旋转座椅方便商务洽谈,AR-HUD系统将信息投射至等效7.5米距离,兼顾科技感与实用性。
李斌坦言:“用户买的是整体体验,而非参数标签。”这与奔驰、宝马仍在平衡“驾控乐趣”与“智能转型”的纠结形成鲜明对比。
争议与底气:当“致敬”遭遇行业变局
李斌的发言恰逢传统豪华品牌在华“退潮”。2024年,奔驰、宝马在华销量分别下滑12.9%和13.1%,保时捷计划关闭近30%中国门店,而蔚来却逆势扩张,40余家BBA经销商陆续翻牌为蔚来展厅。
这种反差背后,是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成熟:从电池技术到充电网络,蔚来依托本土化生态,以“车电分离”模式降低购车门槛,而BBA仍在“油电双线作战”中步履蹒跚。
然而,争议从未停歇。有观点认为,蔚来“对标BBA”是营销话术,其设计仍难脱传统豪车影子。
对此,李斌以ET9的“减速带测试”视频举例:通过精准匹配轴距参数,ET9滤震表现优于迈巴赫,证明“技术实力才是打破偏见的硬通货”。而蔚来用户中56%为BBA车主转化,更直观印证了市场对“中国式豪华”的认可。
行业思考:原创与生存的平衡术
蔚来的突围之路,亦是中国汽车产业升级的缩影。李斌多次强调“绝不通过降本牺牲品质”,但2025年四季度盈利的军令状,迫使蔚来启动“整风运动”——裁撤20余名VP、优化牛屋运营成本,甚至将300元一瓶的洗手液替换为性价比更高的自有品牌。
这种“该省省、该花花”的策略,恰是自主品牌在高端化与生存压力间寻找平衡的写照。
“豪华不是价格的堆砌,而是价值的共识。”李斌的总结,或许道破了行业变局的本质。当BBA固守“品牌溢价”,蔚来们正以原创技术重构豪华定义。
这场博弈的终局尚未可知,但至少,中国车企已从“学生”变成不可忽视的“挑战者”。
结语:
从致敬到超越,蔚来的故事远未完结。当李斌喊出“欢迎借鉴蔚来”时,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信已跃然纸上。
然而,如何在盈利压力下坚守创新、在全球化竞争中树立独特品牌认知,仍是蔚来与所有中国车企的共同课题。这场“原创之战”,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