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都知道,车这玩意儿,就跟咱身体似的,得精心养护。发动机好比车的心脏,而防冻液呢,那就是发动机的 “保养液”,重要得很。可关于这防冻液,好多车主都有一箩筐的疑问,今儿咱就好好唠唠。
你去汽修店,或者上网瞅瞅,经常能看到 “长效防冻液”“终生免换防冻液” 这样的宣传,听着可诱人了,感觉换一次,往后都不用操心了。但咱可得明白,这 “终生免换”,十有八九是商家的噱头。就拿本田来说,保养手册上写着,新车自带的冷却液能用 10 年 20 万公里;奥迪更直接,说明书说不用换。可实际情况呢?就算是号称免维护的车型,也得定期检查。毕竟过了质保期,车子啥毛病都可能冒出来。
一般来讲,防冻液是由水、防冻剂和少量添加剂组成,水和防冻剂占 95%,剩下 5% 的添加剂里,缓蚀剂可关键了,直接决定防冻液能用多久。无机型缓蚀剂消耗快,使用寿命也就 1 到 2 年;有机缓蚀剂消耗慢,能用 3 到 5 年,甚至更久。所以,别光听商家吹,得看防冻液里缓蚀剂的 “本事”。
防冻液的颜色变化,那可是个重要信号。正常情况下,防冻液是透明或者淡黄色的。要是你哪天打开引擎盖,发现防冻液颜色不对劲了,变得浑浊、有悬浮物,或者颜色不均匀,那可得注意了,这很可能是防冻液变质的信号。我一朋友就吃过这亏,他的车开了几年,一直没管过防冻液,有回在路上,突然听到 “砰” 的一声,水箱爆了。后来检查才发现,防冻液早就变色、变质了,失去了应有的保护作用。高温下,发动机没了良好的冷却,零部件磨损加剧,就像人在大热天没水喝,身体机能直线下降。这时候,不光水箱有危险,整个发动机系统都可能受损。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防冻液里出现沉淀。存放一年后,有点絮状沉淀,可能是添加剂自然分离,问题不大。但要是沉淀太多,那说明防冻液活性没了,必须得换,不然发动机就没法正常工作。
不同车型,防冻液更换周期也不一样。出租车这种跑得多的,建议每年换一次优质防冻液;平常开得少的车,每两年或者每 3 万公里换一次比较合适。当然,要是你发现防冻液变色、有沉淀,哪怕没到更换周期,也得赶紧换。
除了看颜色和沉淀,还有个指标能判断防冻液好不好使,那就是 pH 值。当 pH 值在 7.5 到 11 之间时,防冻液保护发动机的效果最好;要是低于 7.5,酸性太强,就容易腐蚀水箱里的金属部件。所以,有条件的话,定期测测 pH 值,心里更有底。
各位车主朋友,车是咱出行的好伙伴,对它好点,它才能好好为咱服务。别被 “终生免换” 这种话忽悠了,多留意防冻液的状态,定期检查、按时更换。要是因为省这点事儿,最后导致水箱爆裂、发动机受损,那维修成本可就高了去了。觉得这文章有用的,就动动你那发财的小手,点个赞、关注一下,祝各位车主开车顺顺利利,一路发大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