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车主都以为电瓶是个特别耐用的东西,哪怕不怎么注意保养,起码也能撑个三四年。可现实往往打脸——不少人开着好好的车,某天一打火,咔哒一声,全车断电,再试几次,连个灯都亮不起来。一去维修店检测,师傅直接一句:“电瓶没电了,换吧。”
问题是,这块电瓶才用了两年啊!明明才刚出保修期,怎么说坏就坏?是不是买到假货了?是不是电瓶质量不行?其实绝大多数时候,根本不怪电瓶本身,而是你平时的用车方式,早就把它“拖垮”了。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汽车电瓶如果两年就坏,大概率是你有这3个错误习惯在“谋杀”它。这不是吓唬你,很多老司机也中招,不信你看看是不是你也干过。
第一种习惯:总是原地怠速开空调、听音乐
很多人车一发动就习惯不动地方,比如接人、等人、临时歇会儿,总想着“就在车上等一会儿吧,舒服”。车不开动,但空调开着、音响放着、导航也亮着,看着没啥事,其实对电瓶极其伤害。
为啥?因为发动机在怠速状态下,发电机转速很低,发出来的电压不足以支撑全车耗电负荷,电量不够的时候就要靠电瓶来补充。
久而久之,电瓶就一直在出力,充不进来多少,却拼命往外放电。长此以往,电瓶的活性会迅速下降,寿命会比正常少一半不止。
特别是夏天开空调原地怠速十几二十分钟的行为,对电瓶来说就是慢性自杀。你可能还得意:“我都没动地方,多省油!”但其实油倒是省了点,电瓶和发动机同时被拖下水了。
第二种习惯:车停几天不用,也不搭理电瓶
不少人车子平时用得少,一周开一两次,平时就停在车库或小区。时间长了,有些人干脆懒得启动,三天五天不动一下,再一动就发现——电瓶没电了。
电瓶不是“用的时候才工作”的零件,它即使停在那里不用,内部电解液也在缓慢反应,持续放电。如果车辆长时间不开,就等于电瓶一直处于自我放电状态,没有任何补充,久而久之就亏电了。
亏电不是最可怕的,怕的是长期亏电会导致电瓶“硫化”,也就是电瓶内部的化学反应不再活跃,就算你后来再怎么充电,也充不满,性能大打折扣。
特别是一些配备无钥匙进入、行车记录仪、远程车控功能的车型,哪怕你不启动车辆,系统也在偷偷耗电。所以别看车没开,其实电瓶一直在“工作”,不启动、不充电,就一直在亏。
第三种习惯:频繁打火或者打火时间太久
还有一种常见“杀电瓶行为”,很多人自己都不知道,就是频繁启动车辆或者点火启动过程拖太久。
比如你早上急着出门,一连打了三次火,车才勉强启动;或者车子在冷天启动困难,你一打火“咔咔咔”地试了很久。每一次打火,对电瓶都是一次瞬时大电流输出,特别耗电。
如果短时间内连续打火几次,电瓶的电压就会迅速下降,还没等它恢复充电,就被你“连环攻击”,很容易提前“猝死”。
再一个,一些人喜欢刚坐进车里就“试试能不能打着”,有时候又没成功,就马上熄火再来一遍……这样的操作,不仅电瓶伤,启动电机、火花塞、ECU都会受影响。
正确用法是这样:养成3个“省电瓶”的小习惯
既然电瓶容易被用坏,那我们就从日常习惯上入手,帮它多活两年不是问题。总结一下,做到下面3点,电瓶寿命可以大幅提升:
老司机有话说
电瓶坏得早,80%不是产品不行,是用法不对。如果你发现自己的电瓶不到两年就报废,那很可能就是中了上述这三个“用车陋习”的某一个,甚至全中。
别等电瓶突然趴窝了才后悔,一旦坏在路上,不仅耽误事,还可能需要花高价拖车换新,得不偿失。
你有没有遇到过电瓶早坏的情况?平时有没有注意保养?欢迎留言分享,让更多车主不再白花冤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