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小米SU7 Ultra失控冲出赛道的视频在网上炸开了锅。网友们还编了个段子:"有些人花掉53万,只用刷卡一秒;有些人撞掉53万,只用油门一脚"。
车头撞上轮胎墙,气囊全弹出来了,看着挺吓人。不过好在人没事,车头变形也没想象中那么严重。雷军马上就在社交平台上强调赛道驾驶安全问题。
小米官方也紧急发布了《赛道驾驶安全指南》,要求车主必须先通过车机系统的安全学习考试才能用赛道模式。建议新手先玩耐力模式,别上来就搞排位赛。
小米SU7 Ultra于今年2月27日发布,定价52.99万元。 该车最大马力达1548ps,零百加速需1.98秒(不含起步时间),号称“全球量产四门车第一”,0-200km/h加速最快需5.86s;最高时速350km/h,全球量产四门车第一。
当日的发布会上,雷军称,SU7 Ultra在上海国际赛车场取得2分9秒944的圈速,成为上赛最速量产车,刷新上海国际赛车场官方认证圈速纪录。“SU7 Ultra这次超越的对手,便是保时捷Taycan Turbo GT的2分11秒28。”
小米发布会上反复强调过赛道安全,也推荐大家去学《小米精英驾驶课程》。可这次事故还是把新手驾驭1548匹马力的问题又炸了出来。赛道爱好者纷纷出来发表看法。
赛道有充足的缓冲区,这次事故危害不算大。
可要是像前几天山东那位在城区飙到300码的SU7 Ultra要是撞上什么,那后果真不敢想。
以前想体验1500多匹马力得花八九位数买超跑。
现在马力门槛降得这么低,问题也来了:电动车瞬间扭矩比燃油车猛多了,对驾驶员的反应速度和操控水平要求也高出好几倍。
这次事故给整个行业敲响警钟:光追求动力数据已经不够了。
特斯拉最近推出了"新手模式"限制输出功率,保时捷Taycan用四轮扭矩矢量控制提高容错率。通过算法调节性能看来是个方向,毕竟得解决新手开大马力的安全问题。
小编觉得,开300公里就能解锁全部1548匹马力太草率了。
SU7 Ultra应该学网游升级打怪那套:设5个等级,从新手300匹到专业1548匹。车手必须在赛道达到圈速要求才能解锁更大马力。这样在提升圈速的过程中,车主也能学到驾驶技巧、车辆动态特性等知识。
改车先改人,对速度有敬畏之心才能驾驭这么狂暴的马力。雷军说得对:干啥都得把安全放第一位。
电动车下半场拼的是智能化,硬件升级只是基础。面对越来越容易获得的大马力,各家车企该从小米这事吸取教训,开发动态功率管理系统。
同时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帮助中国车迷建立正确的驾驶观念、提升驾驶技术。这才是中国汽车产业真正的"软实力"。软硬实力都到位了,中国汽车文化才能真正腾飞。
你们觉得怎么样?对于这种大马力电动车,安全管理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