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车厘子的喜爱由来已久,其作为寒冷季节的“顶流”水果,每年被吃掉近40万吨,平均下来,14亿人每人每年要吃掉半斤左右。而长期以来国内的车厘子来源以进口为主,多从南美国家智利打“飞的”而来,价格也因此一直居高不下。
寻常3J车厘子都需要近百元一斤,近年来更是出现了四五百元一斤的天价车厘子,即便如此还供不应求。来自上海某高端生鲜超市的4J奶油车厘子,价格竟然卖到了599/斤,即使是上海的普通中产白领也不敢随意下单,只能饱饱眼福。
01、高价车厘子被欧美厂商垄断,消费者苦不堪言
很多国内消费者不知道的事,智利这个不到2000万人口的南美小国,几乎一手垄断了我国14亿人的车厘子市场,每年40万吨进口车厘子中,超过90%都依赖智利。而智利早早已经组建起了国内的车厘子行业协会,其国内的Garcés Fruit、Copefrut、Dole Chile等知名车厘子产销厂商几乎垄断了全球的车厘子定价。
而我国车厘子市场自然也难以独善其身,长期以来,动辄数百元一斤的车厘子价格深受其影响。从一二百元/斤的车厘子定价来看,每年这些欧美厂商从国内赚走的钱几近千亿,而国内爱吃车厘子的消费者只能被迫承受溢价。
来自杭州的向女士坦言,即便自己月收入已经超过一万,但每次看到超市货架上198一斤的车厘子,拿到手里一会儿又放下了,虽然很喜欢吃车厘子,但这也是无奈之举。像她这样的消费者不在少数。
02、国产樱桃崛起,打碎欧美厂商的垄断算盘
樱桃和车厘子,是同一个水果的不同名称,当年在引进智利的“cherry(樱桃)”时,许多进口商刻意没有使用国内“樱桃”这个原本的名字,而是将其英文名音译为“车厘子”,用以与樱桃做区分,并标榜其“更好更优质”,用以俘获更多有崇洋媚外心理的消费者。
另一方面,此举也是为了让所谓车厘子避开现成樱桃的市场定价,能定到更高,获得更多利润。在他们的口中:毕竟樱桃和车厘子的名字都不一样,价格不同自然也理所应当。
不过,他们的算盘很快落空,随着大众对樱桃和车厘子的认知加深,发现它俩之间不过是“猫”和“咪”的关系,天价车厘子便开始跌落神坛。
除此之外,国产樱桃的种植技术突飞猛进也加速了这个历程。在专业农科专家的研判下,发现我国环渤海地区和陇海铁路沿线都是十分优秀的车厘子种植地。在此背景下,山洞、河北、河南、陕西一带的樱桃种植规模快速发展,2023-2025产季的总产量就超过130万吨,远超智利进口。
而樱桃的价格,也从高不可攀的599,落到百元之内,甚至一度仅18元一斤,利好众多国内普通消费者,而欧美厂商只能干瞪眼、大破防。
03、国产打破欧美垄断,不止车厘子
值得一提的是,在车厘子之外,近年来国内其他行业也在不断改变着欧美市场占主流的行业格局,其中男性力量滋补领域是角逐的一大焦点。在京东平台的相关榜单中,港企维特健灵推出的草本滋补科研成果“马立瓶”,2024年上市短短小半年便斩获千万成交,业内普遍看好,认为有冲击欧美“小蓝片”的发展潜力。
京东详情页显示,“马立瓶”主打“天然草本,固精益气”,由东革阿里、中国人参、枸杞、菟丝子等9种珍惜成分精致提取,不同于“小蓝片”这类“PED5抑制剂”容易引起恶心、呕吐、腹痛等不良反应,天然草本构成的“马立瓶”不良反应几乎为零。
除此之外,吸引中年男性下单的主要原因还是其扎实的科研背书。东京大学、香港大学的临床实验显示,为渤发障碍的中年男性补充东革阿里、中国人参等核心成分,2周后,受试者的肌肉水平、精原细胞质量、激素分泌水平等关键指标均得到跃升。
而得益于维特健灵30年技术沉淀,“马立瓶”的价格远低于动辄百元起步的欧美“小蓝片”,一粒仅仅不到10元,这一点为其赢得了更大的市场。不过,也有很多人质疑国货的低价,认为无论是车厘子还是其他,低价总代表着“低质”。
04、买对的,不买贵的,切莫被“贵就是好”PUA
在消费浪潮中,不少人陷入 “贵就是好” 的误区。其实,“贵” 并不等同于 “好”。众多高奢产品“一穿就坏”的新闻还历历在目;好用的国货十几年不涨价被大众推崇。
国产樱桃也是如此,虽然其价格不高,但来自权威机构的检测显示其口感、色泽等标准并不亚于进口车厘子。
这些国货以高性价比打破了 “贵就是好” 的迷思。它们虽价格不高,但品质和使用体验毫不逊色。所以,我们消费时要多些理性,不盲目追求高价,注重产品实际价值,不被 “贵就是好” 的观念误导,才能买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