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挡汽车的挡位,从上到下,依次分为P挡、R挡、N挡、D挡、S挡和L挡,手自一体还有M挡。下面是对每个挡位的解释和使用方法。
1. P挡(Parking):停车挡,或称泊车挡。用于停车时,锁定汽车的转动部分,防止车辆移动。当车辆完全停止时才可使用P挡,否则会对变速器造成严重损坏。同时,自动变速轿车上装置空挡启动开关,防止在其他挡位上误启动。
2. R挡(Reverse):倒车时使用。在倒车时要特别注意加速踏板的控制,同时按下挡杆上的保险按钮,才可将挡杆移至“R”挡。长时间停留时,最好换入N 位,并拉紧手制动。
3. N挡(Neutral):空挡,可在起动时或拖车和暂时停车时使用。在等待信号灯或堵车时,可将选挡杆保持在D 位,同时踩下制动。这样能防止变速器油温升高,避免变速器油液变质。
4. D挡(Drive):前进挡,驾车者控制车速快慢只要控制好油门踏板就可以了。D挡是最常用的行驶位置。
5. S挡(Sport):运动模式下,变速箱可以自由换挡,但换挡时机会延迟,使发动机在高转速时保持较长时间,获得较大的扭力输出和加速度。S挡也可以作为超车挡使用。
6. L挡(Low):低挡速,也称1挡。用于上下山或者下长距离的大斜坡时,可以限制汽车的挡位自动的只在最低挡,利用发动机动力进行制动。这时变速器只能在1挡内工作。
7. M挡(Manual):手自一体挡汽车上的一个挡位。M挡可以当做“运动挡”使用,也可以当做“爬坡挡”和“下坡挡”使用,同时还能够当做“超车挡”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熟练掌握M挡的使用技巧才能发挥其最佳效果。
不同挡位的使用方法,对于驾驶者来说是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