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液是汽车发动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持发动机正常运转,防止发动机过热。一般来说,厂商建议车主每2年或4万公里更换一次冷却液。但是,在实际的驾驶过程中,由于汽车的行驶情况不一样,更换冷却液的周期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车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冷却液进行检查,合理地更换冷却液,以避免因冷却液异常影响发动机的冷却性能。
以下是更换冷却液的具体方法:
1. 打开发动机舱盖,找到水箱盖并拧开,顺着水箱找到放水阀,一般放水阀位于底部,以方便放出防冻液。 2. 打开放水阀,不断往发动机冷却系统内注入清水。在冲洗过程中,要使发动机怠速运转,保持内部清水的流通,直至水箱放出清水为止。 3. 等待清水流完,关闭放水阀。加注新的防冻液,加注至液面刻度max和min水位之间。 4. 盖好水箱盖,启动汽车,使发动机怠速运转2-3分钟,然后再次检查防冻液液面高度,再次补充至合适位置。在更换冷却液时,一定要把制冷系统内的旧冷却液排掉,将其清洗干净,再注入新的冷却液。冷却液最好使用同一品牌的产品,不同品牌的冷却液掺合到一起,会影响使用效果。
冷却液的全称应该叫防冻冷却液,意为有防冻功能的冷却液,防冻液可以防止寒冷季节停车时冷却液结冰而胀裂散热器和冻坏发动机气缸体。但是,我们要纠正一个误解,防冻液不仅仅是冬天用的,它应该全年使用。冷却液由水、防冻剂、添加剂三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