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遭遇4S店销售人员的欺诈行为时,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自行调解。你可以与4S店取得联系,提出你的合理要求,看看他们是否愿意接受并提供赔偿或解决方案。
2.向当地消费者保护组织投诉。消费者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和曝光这些侵权行为,让这些违法行为无处遁形,也可以规范经营者的不良行为。你可以通过拨打12315投诉电话,借助第三方来落实具体的解决方案。
3.申请仲裁。如果消费者和经营者未能达成调解协议或和解,可以向商事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由仲裁委的裁决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借助媒体的力量传播。通过舆论传播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5.消费者还可以到工商部门投诉或起诉。当消费者与经营者未能就维权事宜达成一致意见时,可以向经营者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起诉,用司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6.向当地派出所报案。被骗子诈骗后,应当保留好转账、聊天记录等证据,立即报案。
消费者需要了解什么是商家的“欺诈行为”。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台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第三条规定,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中,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一)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
(二)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
(三)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
(四)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等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
(五)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
(六)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
(七)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
(八)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
(九)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体对商品作虚假宣传;
(十)骗取消费者预付款;
(十一)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条件提供商品;
(十二)以虚假“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
(十三)以其他虚假或者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