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手车市场中,公转私的车辆交易存在一些需要警惕的套路。这些套路往往与车辆属性有关,特别是营运和非营运属性的区别。
营运车辆,通常在公司名下,有着10年强制报废的规定。相比之下,非营运车辆则没有这样的强制报废期限。因此,一些二手车商会利用这一差异,将营运车辆以非营运车辆的名义进行销售。他们可能会以较低的价格吸引买家,然后在交易过程中隐瞒车辆的真实属性。
当买家要求检查车辆手续时,这些车商可能会用各种理由进行搪塞,避免让买家发现车辆的真实情况。一旦买家支付了全款,车商可能会开始解释营转非的相关知识,让买家意识到自己购买的其实是营运车辆。如果买家选择报警处理,车商可能会退还部分款项,但通常会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为了避免这种套路,买家在交易前应仔细检查车辆手续、车况以及违章情况。如果发现车辆价格远低于市场价,应特别警惕。如果对二手车不太熟悉,建议找专业的二手车评估师陪同前往。此外,当面交易并结清钱款也是降低风险的重要措施。
至于车商提到的15年报废期且车龄近二三年的车辆,如果价格合适且手续齐全,可以考虑购买。但务必确保交易过程透明、合法,避免陷入上述套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