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眼并非每秒都在进行抓拍。电子眼具有抓拍功能,但只有当车辆经过或者一些符合预先设定规则的物体出现时,或者被电子眼识别到时,才会进行拍照。在高速公路上安装多个电子眼的路段,细心的朋友们会发现,当有车辆经过电子眼时,电子眼会闪烁,实际上这就是在拍照。如果没有符合规则的物体经过,电子眼不会抓拍。
那么,为什么电子眼不是实时抓拍的呢?
电子眼实际上是一种带有拍照功能的监控摄像头。如果它每秒都在拍照,那么每秒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而一张抓拍照片的大小从几KB到几十MB不等,这将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对网络也有很高的要求。此外,高速公路上的客流量很大,如果每秒都抓拍,就需要对海量的照片进行查阅或审核,这将增加工作强度和难度。因此,改为规则性抓拍,即只有当汽车或其他被规则限制的物体经过时才会被抓拍。
那么,是否可以阻止电子眼抓拍呢?
严格来讲,任何电子设备都可以被干扰,但我们需要先思考一个问题,是否值得去干扰电子眼。电子眼属于国家公共资产,任何个人损坏这些资产都是违法的,而且干扰电子眼的设备也不便宜。如果自己不违规,即使被抓拍,也可以申诉。因此,不要想着取巧干扰,而是要遵守交通规则,以免被罚款或坐牢。
总之,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只要知道电子眼不是每秒抓拍即可。部分电子眼是持续拍摄状态,即24小时监控负责区域,但只有当监控区域内出现违规或疑似违规的情况时才会自动抓拍。这与前文中提到的不录像的电子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