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驱、后驱和四驱是汽车常见的驱动方式,每种驱动方式都有其优缺点。了解这些优缺点可以帮助我们在选车时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下面我们将对这三种驱动方式进行比较。
前驱车的优点是造价低、效率高,因为组件少且集中,动力传递直接,减少了损耗。同时,前驱车的机械组件少且简单,能减轻不少重量。然而,前驱车的操控性差,因为发动机和驱动系统等主要部件都集中在车辆前部,车辆后部配重较轻,后轮很容易失去抓地力,尤其是在湿滑的路面上。此外,前驱车的前桥负荷过大,影响乘坐舒适性。
后驱车的优点是操控性好,因为后轮负责驱动,令前轮可专注于转向工作,转向时的车辆反应更加敏捷。加速表现好,舒适度高,因为车辆起步、加速或爬坡时重心后移,后轮作为驱动轮抓地力增强,有利于车辆起步、加速或爬坡,提供更好的行驶稳定性和舒适度。同时,后驱车的维修比较简单,便于车辆的保养和维修。但是,后驱车的成本较高,空间利用不便,牵引力不足、转向过度,容易导致转向过度,即“甩尾”,动力损耗较大、费油。
全时四驱是公路过弯极限最高的传动方式,可以实现车辆高速过弯时每个车轮分配到最佳的驱动力。因此这种技术被大量讲求操控性能的大排量轿车采用。然而,全时四驱的结构相对复杂,成本较高,占用的空间也比较大,不太适合在定位较低、体型较小的车型上装配。同时,全时四驱是要消耗功率的,传递效率比两驱要低,对于看重经济性以及发动机动力较小的车型来说,全时四驱也不太适合装配。
分时四驱技术成熟,结构简单,可靠性好,而且不用装配中央差速锁,成本比全时四驱低得多。在正常驾驶时采用两轮驱动的模式,经济性更高,灵活性更出色。但是,分时四驱对于公路来说意义不大,并且对驾驶技术要求较高。在公路上过弯绝对不能采用四驱模式,也不能在砂石、雨雪、冰面上转弯时使用四驱模式。
适时四驱的结构比全时四驱简单,可以有效降低成本,还有利于降低整车重量。它适合于前横置发动机前驱平台的车型配备,这使得许多基于这种平台打造的SUV或者四驱轿车有了装配四驱系统的可能。然而,绝大多数适时四驱在前后轴传递动力时,会受制于结构本身的缺陷,无法将超过50%以上的动力传递给后轴,这使它在主动安全控制方面,没有全时四驱的调整范围那么大。
总的来说,每种驱动方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生活需求选择合适的驱动方式。了解这些优缺点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