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前十大经济体榜单正式成型了,分别是:美国、中国、日本、德国、印度、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其中,德国与俄罗斯的经济未能获得实质性增长。
德国和俄罗斯的经济表现不佳,但他们的GDP却在增长
德国和俄罗斯的经济表现不佳,但他们的GDP却在增长
德国是欧盟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若其经济陷入衰退,将对所有成员国产生负面影响。尽管CPI高企,但德国的消费和投资都表现疲软,欧洲经济前景黯淡。
尽管经济发展前景黯淡,但德国和日本的GDP依然保持增长。德国一季度GDP按美元计算达到1万亿美元,但与日本的差距不大。
俄罗斯一季度GDP同比下降1.8%,达到359991亿卢布,按美元计算高达4933亿,排名全球第十。
普京要求欧盟以卢布作为购买俄罗斯能源的支付货币,这使得卢布的“锚定物”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为能源,货币的“含金量”有所提升。
有人认为俄罗斯在控制卢布汇率,但这只是表面现象。与没有实体锚定物的货币相比,以实物或能源作为锚定物更有价值。
以我国的制造业能力为人民币背书,作为人民币的锚定物,并建立离岸人民币央行,确保人民币与“一篮子商品”做窄幅波动,凸显人民币实际价值。
其他国家的企业和居民持有人民币,不用担心汇率变动,因为他们持有的人民币实际购买力不会改变,总能兑换到相同数量的一篮子商品。
排名前十的经济体还有印度、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等,而巴西、澳大利亚和韩国未能进入前十。
点评:我国人民币汇率应紧盯“一篮子商品”,而非只盯着其他货币。只有找到合适的锚定物,人民币才能拥有自主定价权,避免财富被美元霸权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