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定位是汽车维修保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那么,什么时候需要做四轮定位呢?下面列举了一些情况,供您参考:
1. 一般车辆行驶2万公里或者1年时间时(以先到达者为准),必须做一次四轮定位。这是因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轮胎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轮胎磨损不均匀,从而影响行驶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开车在平直的道路上直行时,如果需要大力握紧方向盘以保证车辆不跑偏,就说明需要做一次四轮定位。这是因为车辆行驶时,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不断变化的,如果不进行四轮定位,就会导致车辆行驶不稳定。
3. 在汽车正常行驶时感觉车身漂浮或摇摆不定,如同转弯和在崎岖的路面上行驶,也说明需要做四轮定位。这是因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不断变化的,如果不进行四轮定位,就会导致车辆行驶不稳定。
4. 车前后轮有一侧磨损特别严重时,也需要做四轮定位。这是因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不断变化的,如果不进行四轮定位,就会导致车辆行驶不稳定。
5. 汽车直行时车子向左或者向右拉,都表明需要做四轮定位。这是因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不断变化的,如果不进行四轮定位,就会导致车辆行驶不稳定。
6. 在汽车换上新轮胎或者因为碰撞事故、转向或悬挂系统维修后,建议最好做一次四轮定位。这是因为车辆在更换轮胎或进行维修后,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不断变化的,如果不进行四轮定位,就会导致车辆行驶不稳定。
7. 新车购买行驶3000公里左右,需要做一次四轮定位。这是因为新车的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不断变化的,如果不进行四轮定位,就会导致车辆行驶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