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的15W40和20W50标识代表了机油的粘度等级,这是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的标准。这两种机油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粘度特性不同。
在标识中,“W”代表冬季(Winter),其前面的数字表示机油在低温下的流动性。数字越小,机油在低温下的流动性越好,能够在更低的气温下保持其功能。例如,15W40的机油适应的最低气温比20W50的机油更低。
“W”后面的数字则代表机油在100℃时的运动粘度。数字越大,表示机油在高温下的粘度越高,对发动机在高温条件下的保护性能也越好。因此,对于高性能涡轮增压发动机、经常在高温环境下运行的车辆,或者车龄较长、发动机磨损较大的车辆,通常会选择粘度较高的机油,如20W50。
相反,对于新车发动机、自然吸气发动机或者在温和驾驶条件下运行的车辆,可以选择粘度较低的机油,如15W40。这样的机油在低温下流动性更好,有助于发动机的冷启动,同时在高温下也能提供足够的保护。
此外,机油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是API(美国石油学会)标号,它代表了机油的质量等级。根据API标号,机油可分为矿物质机油、半合成机油和全合成机油,质量依次提升。机油的质量越好,价格通常越高,但也能提供更长的保养周期和更好的发动机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