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冬至的时间在什么时候?
冬至是24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早在几千年前,周公就用土圭法测影,在洛邑测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为土中。冬至的寓意是寒冷将至,是最早被制订的一个节气。在这一天,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冬至点),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在冬至这一天,北方有“不吃饺子冻掉耳朵”的说法。这是源自一个故事,医圣张仲景在冬至这一天研制了“祛寒娇耳汤”,人们吃了这个,身子发暖,两耳发热,于是北方就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而在南方地区,冬至也算是个团圆的日子,人们喜欢吃汤圆,因为汤圆有圆圆满满的含义。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冬至的饮食习俗,如馄饨面、红豆糯米饭、狗肉和饺子。其中,馄饨面在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在江南水乡,人们会在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相传共工氏的不才子死后变成疫鬼,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而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
总的来说,冬至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人们会在这一天吃一些特定的食物,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