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寒节气,这个寒冷的时节在中国有着丰富多彩的风俗和传统食品。让我们一起了解并感受这些习俗的魅力吧。
在小寒节气中,吃腊八粥是一项重要的民俗。腊八粥由黄米、白米、江米、小米、去皮枣泥等多种食材合水煮熟而成,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等作点染。这些食材都具有甘温的特性,有助于调理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和生津止渴。
除了腊八粥,小寒节气中还有吃黄芽菜的习俗。在天津地区,人们旧时会在小寒日吃黄芽菜,它是由白菜芽制作而成,口感脆嫩无比。而在广东地区,人们则会在小寒和大寒的早晨吃糯米饭来驱寒,因为糯米饭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
在北方地区,小寒节气中还有一个特别的冰上活动——冰戏。人们会在结冰的河面上进行各种活动,如乘坐马拉或狗牵的爬犁,手持木杆划动前行,或者在特设的冰床上玩耍。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冬季生活,也展示了他们在寒冷中的乐观和活力。
此外,腊祭也是小寒节气中的一项重要活动。腊祭是古代祭祀习俗之一,人们会在此时祭祀祖先和百神,感谢他们一年来对农业的贡献,并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平安。
在小寒节气中,还有一些有趣的习俗,如画图数九。人们会在家中挂起一幅双钩描红书法的“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九消寒图,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
当然,除了以上传统习俗外,小寒节气中还有许多美食值得品尝。如菜饭、腊八粥、羊肉和温补鸡汤等。这些传统食品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具有驱寒补身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