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年,彝语称“库史”,是集祭祀祖先、游艺竞技、餐饮娱乐、服饰制度等诸多民俗事项为一体的祭祀和庆贺性民俗节日。彝族年没有固定、统一的时间,多数在秋末初冬的十一月中旬左右举行,具体的过年时间需由当地通晓天文历法、德高望重的长者来决定。2021彝族年具体时间为11月20日,共放7天假。彝族年期间,各地区、各部门需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等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
彝族年期间有哪些习俗呢?首先是年前准备,包括选定年猪、催肥长膘、择定吉日、酿制美酒、砍备年柴、磨面备食、推制豆腐、掸尘除秽等。在过年前一两个月,每家每户都会上山砍柴、割蕨基草,将柴火晒干后堆放在屋前待用。高高的柴垛堆寓意着来年的勤劳、丰收、康乐。此外,过年前一天,妇女和姑娘们就开始清洗衣物、炊具,打扫室内外的卫生,以迎接新年。
过年期间的主要仪式有:搓年猪绳、除秽、煮过年粑、捉杀过年猪、讨要年粑、占卜、献祭、吃年饭等,每一个仪式程序有极其严格的规定。第二天主要是文化娱乐活动,有偷青菜、拔萝卜、玩磨尔秋、喝串门酒、看年猪肉、唱年歌、玩猪脚、小孩聚肉、弹月琴、赛马、摔跤、斗牛、斗羊、斗鸡、赛猪膘肉等活动。第三天彝称“博基”,即“送祖”。鸡鸣时分,做好薄荞饼,将祭献品盛于餐具,于火塘之上转三圈而后祭献祖先。同时,在门上挂一装有炒面的口袋,意为让祖先路上食用。送祖过程中,主人家还要念诵祝辞,大意为祈求祖先赐福于子孙,来年丰收等。念毕,主妇将杀猪绳执于手作唤猪状,意为让祖先带走年猪。
彝族年庆典结束后,人们会进行拜年活动。给长辈亲友背年猪肉及酒,是自古不变的规矩。背肉队伍会三五成群携酒负肉前往长辈亲友家中,拜年的主要对象一般是岳父母、父母、舅族长辈、本家支直系长辈、本村孤寡老人等。在拜年途中遇到熟人,便让其喝一碗“开口酒”,喝酒之人要给予适当礼金。而给礼金同样也是彝族的传统古习,礼金多少由主人家视情况而定,大至金条银锭、马牛羊畜,小至鸡甚至扯来的擦尔瓦流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