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上仪表盘显示130km/h冲过测速,忐忑等待后却没收到罚单——这是很多车主都遇到过的困惑。有人觉得是“运气好漏拍”,其实背后藏着3个关键原因,和运气关系不大,看完你就懂了。
一、真相1:车速表是“快乐表”,表显≠实际速度
你车上的车速表,业内俗称“快乐表”,因为它显示的速度永远比实际速度快,这是国标强制要求的。
根据GB15082-2008《汽车用车速表》规定:车速表指示速度不得低于实际车速,且指示速度与实际速度的偏差需在“-0%~+20%”之间。简单说:
表显120km/h时,实际车速可能在104-120km/h之间;
表显130km/h时,实际车速大概率在110-130km/h之间。
我自己测试过:表显120km/h时,导航显示实际车速只有113km/h;有车友反馈,他的车表显130km/h,实际测速仅122km/h——如果限速120km/h,实际速度没超,自然不会有罚单。这种“快乐表”设计是为了提醒车主减速,避免因表显不准导致真超速。
二、真相2:测速设备不是100%抓拍,存在漏拍可能
很多人以为“测速仪一照就必拍”,但国标并未要求“100%捕获率”。
根据GB/T21255-2019《机动车测速仪》规定,测速设备对超速车辆的捕获率需达到90%以上,也就是说,理论上存在10%的漏拍概率。以下几种情况最容易漏拍:
恶劣天气:暴雨、大雾、大雪天,摄像头镜头被遮挡,拍不清车牌号;
光线问题:夜间光线不足,或强光直射镜头,车牌识别率下降;
物体遮挡:被大货车、广告牌等挡住车身,测速仪无法完整捕捉车辆信息;
设备状态:部分路段的测速仪是“警示用”,未实际开机,仅起威慑作用。
但千万别抱侥幸心理——漏拍是小概率事件,超速本身就有安全风险,不能靠“赌漏拍”开车。
三、真相3:超速不到10%,一般只警告不处罚
这是最常见的“没罚单”原因:即使实际超速,只要没超限速的10%,多数地区只给警告,不扣分不罚款。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超速未达10%属于“轻微违法”,交管部门可从轻处理。以限速120km/h为例:
超速10%是132km/h,只要实际速度低于132km/h,就属于“未达10%”;
表显130km/h,实际速度可能只有120多km/h,刚好在“警告区间”内。
需要注意:警告也是违法记录,需在12123上主动处理,否则会影响车辆年检。但这种记录不会留案底,也不影响驾驶证分数和保险费用。
总结
表显130没罚单,大概率是“实际没超”“漏拍”或“超速未达10%”,但这些都不是“超速有理”的理由。高速限速是基于道路设计、安全距离的科学标准,超速10km/h,刹车距离会增加5-10米,遇到突发状况可能差“生死一线”。
与其纠结“为什么没罚单”,不如养成“看导航限速+表显留余量”的习惯:导航提示限速120km/h,表显控制在125km/h以内,既不会真超速,也能避免“快乐表”带来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