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俄媒批评:中国车辆耐用度仅为德系一半!易腐蚀、品质不及欧美
创始人
2025-11-18 00:35:44
0

去年底,俄罗斯《生意人报》联合AUTONEWS机构搞了个测试,17个中国品牌,26个地区实地跑,最后得出的结论挺扎心:中国车的寿命,只有德系车的一半。

这话听着刺耳,但数据摆在那儿。

测试团队把200多辆样车拉到西伯利亚,零下35度的环境里跑了至少5万公里。结果显示,5个品牌用两年就开始生锈,防腐涂层只有0.2毫米,德国车是0.5毫米以上。盐雾试验里,中国车72小时后锈斑面积超过10平方厘米,德国车几乎没动静。

这不是个例。俄罗斯那边的出租车司机最有发言权,他们的车跑得多,问题暴露得快。

有师傅说,2023年买的中国SUV,开了18个月门铰链就锈了,底盘松动,经销商还不给保修。

出租车用中国车的比例高达七八成,但跑15万公里就得报废,韩国车和欧洲车能到25万到30万公里。

问题出在哪儿?

说白了还是成本。部分车企为了压价,用普通碳钢代替镀锌钢板,电泳涂装不够厚实。俄罗斯冬天路上撒融雪盐,腐蚀性特别强,这些省下来的成本,最后都变成了车主的维修账单。

国内沿海城市的车主也遇到过类似问题。2021年消费者投诉平台的数据显示,车身腐蚀投诉占了29.9%,涉及63个品牌、231个车型。

用两年多,门下沿就鼓包锈蚀,4S店往往推说是用户没保养好。

发动机寿命也是个坎。报告里提到,中国车的发动机5到7年就得大修,欧美车能顶10到15年。

电子配件在低温下的表现同样不理想,电池衰减达到15%,德国车才5%。这些看似细微的差距,在极端环境下被无限放大。

但也不是一无是处。

测试报告里也点名表扬了吉利和长城,说这些品牌在俄罗斯用4到5年没大毛病,有些车型寿命能到12年。

2024年国内碰撞测试显示,比亚迪、蔚来等新能源车在防腐和安全上已经追上国际水平。

比亚迪刀片电池技术成了全球电动车销量冠军,小米SU7用一体化压铸车身对标特斯拉。

中国车企开始补课,锌铝合金比例从20%提到50%,加空腔注蜡工艺。2024年中国电动车出口超过200万辆,高价车型占比25%,这个数字在慢慢改变外界对中国车“低质低价”的印象。

俄罗斯经销商协会调查了上千车主,30%报告锈蚀问题,主要集中在车门、底盘、排气系统。他们发函给中国车企,建议升级工艺。

有些企业反应很快,针对俄罗斯市场专门调整了悬架和加热系统,出租车司机反馈改进后耐用性确实上了个台阶。

写在最后:

俄罗斯这盆冷水泼得及时。中国车出口这几年增长飞快,从2022年的几十万辆到2024年上百万辆,占了当地新车市场的六成。但市场份额高不代表口碑稳,品质关过不去,迟早会遇到瓶颈。

过去十年我们靠性价比打开了市场,未来十年得靠品质站稳脚跟。从“能用”到“好用”再到“耐用”,这条路没有捷径。批评声虽然刺耳,但恰恰是推动进步的鞭子。

您对中国车在海外市场的品质提升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车生活汽车榜颁奖典礼... (2025年11月20日,广州)今天,“2025车生活汽车榜颁奖典礼”在广州白云宾馆盛大启幕。来自全...
“黄金四步法”让你遇事不慌 一通百通 快联快通 “五个争当” 开路先锋 高速行车,险情往往突发 —— 方向盘失控、轮胎爆胎、前方...
奔驰CEO段建军:电动时代的超... 电动化浪潮下,高性能车型深陷多重技术困局:高速性能衰减、持续输出受限、补能效率不足,频繁快充还易折损...
国际驾照怎么办理去哪里办全球1... 随着出国旅游和商务出行的增多,不少人会选择自驾探索目的地,但出国自驾离不开国际驾照。很多人都会问:国...
武汉车展 | 降本、合规如何兼... 【商用车新网原创】 11月10日~13日,在2025武汉车展上,东风商用车以全新能源阵容亮相,用纯电...
国产中大型SUV新车推荐:红旗... 在消费升级与家庭结构变迁的浪潮中,新时代家庭用户在选购座驾时面临着新的抉择:是选择传统燃油车的稳定可...
保运集团召开“党建+新媒体”赋... 保运集团召开“党建+新媒体” 赋能企业发展专题会议 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
国际驾照怎么申请三步搞定海外自... 随着出国旅游和自驾游的热度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国际驾照怎么申请,毕竟一本国际驾照能让海外出...
拒绝数据泄露风险!易泊车牌识别... 智能识别,私有护航:易泊车牌识别的独特优势 在众多车牌识别技术中,易泊车牌识别私有化部署凭借其独特...
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覆盖全国 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覆盖全国,这一现象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从繁华都市到偏远乡镇,充电桩的身影越来...